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867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苦”与“最乐”的教学设计泰来县第二中学张艳玲教学目标:1、学习略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重点)2.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难点)3.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自己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前老师找到我们同龄人写的一篇美文,美文诵读《初中生活的苦与乐》。作者选取了三年生活中感受最深的片段,既有单纯的苦与乐,更有苦中有乐、乐中带苦、苦乐交融的,可见作者选材之精心,无论是苦是乐,都构成了生活中难忘的乐章,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此外,全文多
2、用排比,视野开阔,层层推进,颇有气势,体现作者较强的驾驭语言能力。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最苦和最乐的事吗?让学生谈感受。刚才大家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作者是怎么阐述的。二、抽测预习,夯实基础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怎么样啊?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一下成果,三分钟后请同学们来展示你的预习成果。通过老师的巡视,看出同学们完成得很认真,书写的也很工整。下面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梁启超。(你搜集的很详细,如果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哪位同学大声读一遍大屏幕上的生字,同学们注意,契约的读音
3、,契的写法。同学们在认识字的时候可以从字义和结构入手,加深你的记忆。同学们,让我们齐读一遍,加深印象,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大家齐读一遍。词语的意思。这是从字面买来解释,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理解。三、出示目标,明确任务通过检验足以证明我们班的同学预习的非常好。好的预习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目标是学习的方向,同学们看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将目标默默记在心里,让我们带着目标进入课堂探究。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本单元重点是略读,略读有哪些技巧呢?略读在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掠过全篇,领略其梗概,除此之外
4、,略读重点在略,但不排斥精读。对于文章的精彩之处,要细细品读,是略读和精读互相融合,拿好笔,边读边勾画出重点的语句,伴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在略读与精读融合下,完成下面的问题。略读方法指导: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2.要利用
5、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1、人生什么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2、人生什么最乐?作者是怎样引用名言来论述的?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同学们专注的神情,看出来走进文章了,一定明确了课文的内容,一定明确了课文的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答疑)明确: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3题:作者认为:人因
6、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五、品读赏析,体会情感1、本文语言凝重,却又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主要表现在多种句式、表达方式、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请小组合作探究,找出运用了那些句式?有什么好处?请找出相应的句子。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2.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指
7、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3、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六、拓展延伸,深化理解句型练习——仿写:学生可以根据示例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例: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_______________若能______________,虽______
8、____________。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生__________________,莫若___________________。七、结束语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