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7257
大小:3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高二化学适应性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化学适应性训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不同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
2、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4、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A.1∶1B.1∶3C.1∶4D.2∶35、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 ΔH=-142.9kJ·mol-1B.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C.2H2+O2===2H2O ΔH=-571.6kJ·mol-1D.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6、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
4、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nmolH2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2molH—O键断裂7、.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5、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8、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5%,若反应前后条件不变,则反应后缩小的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为( )A.1/5B.1/4C.1/3D.1/2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Δ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0、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6、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B.40%C.50%D.65%11、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A减少a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C增加mol/L,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体积分数不变,则m∶n∶p∶q为( )A.3∶1∶2∶2B.1∶3∶2∶2C.
7、1∶3∶2∶1D.1∶1∶1∶1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B.T1>T2,ΔH<0C.T10D.T10速率图像如图所示。导致t′时刻的速率图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增大了A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增大了压强D.升高了温度14、0.1mol/LCH3COOH加水稀释或加
8、入少量CH3COONa晶体,都会引起()A.c(OH-)减小B.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C.溶液导电能力减弱D.pH增加15、已知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C.升高温度,溶液pH增大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16、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该原溶液的浓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