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4329
大小:40.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梁爱芹【导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
2、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 她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但却给少年鲁迅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她在少年鲁迅的眼中,有着种种令人讨厌的坏习惯,却又有着别人不具有的“伟大的神力”。鲁迅没有给自己的生母作传,却专门给
3、她写了一篇文章,她就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长妈妈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二、自学互研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烦琐(suǒ) 孤孀(shuāng) 絮说(xù) 震悚(sǒng)霹雳(pīlì)憎恶(zēngwù)惧惮(jùdàn)渴慕(mù)疮疤(chuāngbā)骇(hài)粗拙(zhuō)诘问(jié)掳(lǔ)灸(jiǔ) (2)词义辟头:开头。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烦琐:繁杂琐碎。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4、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比喻疼处、短处和隐私。诘问:追问,责问。渴慕:非常思慕。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约束。孤孀:寡妇。2.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3.背景介绍1926年3月18日,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避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旧势力的排挤,境况十分晦暗。但是,他没有因此灰心、沉
5、沦,而是拿起笔坚持写作,散文集《朝花夕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本文是第二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本文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学法指导一:分析作者情感态度法①联系文章主旨,把握情感态度。②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③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④结合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学法指导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表达效果肖像(外貌)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身份、精神面貌等。动作描写: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变化的姿
6、势、感情或态度,创造活跃的场景。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的主题。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或心理),体现了……精神品质等。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2.学生
7、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交流点拨】(1)共写了7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
8、情。(2)对她不好的习惯,我最先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不同称呼,标志着不同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作者用的是抑笔,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标题其实标示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阿长”与《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