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9093
大小:14.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吴翰生诗五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五首》课时教案民族中学吴翰生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二、学习《登幽州台歌》(一)、朗读指导: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二)、作者简介: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命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
2、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他登上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诗。学生了解(三)、问题探究: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文章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三、学习《登飞来峰》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二)写作背景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3、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县令,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三)合作学习:1、了解诗文内容。2、找出诗中名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登幽州台歌》与这首诗同样写登高望远,但两人所表达的情感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四、学习《望岳》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自主学习:1、结合注释,了解诗文内容。2、这首诗以“望”字统领全诗,试分析诗人从哪些角度“望”的,写出了泰山
4、什么特点?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哪句诗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五、飞花令你能背诵有山的诗句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