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8200
大小:16.8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驿路梨花>>五龙中学刘恩辉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一、本文歌颂的并非哈尼族姑娘梨花一个人,而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解放军战士是小茅屋的建造者;梨花姑娘和他的妹妹是小茅屋的照料者;瑶族老人、“我”、老余等人,既是小茅屋的投宿者,又是照料者。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本文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歌颂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二、本文歌颂雷锋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没有写人们怎样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思想,而是写他们在雷锋精神影响下的先进行动。他们的行动从解放军开
2、始,前面的人影响着后面的人,具有传递性。这就写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过程。三、从“我”和老余的见闻来看,是顺叙;从小茅屋的产生和为路人服务的过程来看,是倒叙。这就是本文把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的巧妙构思。四、“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这是贯穿全文的悬念。先是误以瑶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后是误以为那走在前面的哈尼族小姑娘就是梨花,直到最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正因为这个悬念一次次欲解而未解,再加以误会一次次出现,就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五、本文运用了以花喻人的写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为乐的人们的美好心灵。教学设想为了贯彻语文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为
3、国家培养既有献身精神又有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四有”人才;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大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本文教学的总体设想是:一、本文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甚多,但面面俱到,则会是蜻蜓点水,莫不如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反而效果更佳。从实际出发,拟重点学习写作顺序和悬念的设置。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使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评析、议论、争辩等活动,领会课文,增长能力。因此,拟组织学生重点研究、讨论下列问题: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2.本
4、文是顺叙还是倒叙?3.本文的故事情节为什么引人入胜?这三个问题研究解决了,本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就领会了。三、阅读理解一篇作品的过程,应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初,应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而后教师有领导地指导学生解疑,最后由教师讲疑解难。四、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重视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和学习运用本文的写法时,要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的阅读分析作业和其他作业。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课前不安排学习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教学
5、设计本文的教学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一、首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在学生通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认真阅读课文,读后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给这篇课文拟一个揭示中心思想的标题。读毕,请几名学生拟题。〈设计意图〉1.通读全文,了解全貌,是阅读分析的基础。从整体到部分,是阅读的规律。这样安排,是为深入阅读作好准备。2.安排学生拟标题,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课文。3.通过拟标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拟出的标题,教师则进行了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度,以决定授课的起点。二、安排学生速读
6、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时间要求)并提出下列要求:1.出示学习本文应理解和应掌握的词语卡片及单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写lòu)②倚(背面写yǐ)③撵(背面写niǎn)④麂(背面写jǐ)⑤葺(背面写qì)⑥迷茫⑦简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长。提出:读课文时注意前五张卡片上面的字的读音,注意领会后五张卡片上面的词的意思。2.通过读课文,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请提出来。读毕,运用单字卡片正音(翻转卡片,诵读记忆),运用词语卡片提问“修葺”、“修长”二词的意思,而后请学生提问题。〈设计意图〉1.让学生速读课文,一是为了进一步作好阅读分析
7、的准备,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三是为了变换阅读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2.解决难字的读音和容易理解(无需结合课文领会的)且课本上又有注释的词语的解释。3.通过学生质疑进行课堂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疑解难。4.安排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即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三、教师提出:谁能够不按照原文的记叙顺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种比较合情合理顺序,作简要的复述?学生复述后,通过不同记叙顺序的对比研究,使学生理解本文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巧妙构思。〈设计意图〉1.通过复述及其准备过程,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准备。2.通过这样创造性
8、复述,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