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

ID:38422112

大小:16.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_第1页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_第2页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悲剧观内容摘要: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亚里士多德把它定义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用的是语言,具有各种精心雕琢的装饰,各就其位用在剧的各个部分;模仿的样式是戏剧表演,不是一昧描述;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这两种情感得到净化。关键词:悲剧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曾经给悲剧做过一个在世界文艺理论史中十分著名的描述,

2、他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他在《诗学》第二章中指出:“喜剧总是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他在《诗学》第十三章中对悲剧人物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悲剧人物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介于这两种人之间的另一种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声名显赫,生活

3、顺达,如俄狄浦斯、苏厄斯忒斯和其他有类似家族背景的著名人物”。完善的情节必然是单线的,而不是双线的,它应该表现悲剧人物从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而不是相反,即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悲剧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悲剧人物具有的三大特征。1、悲剧人物必须善良。2、悲剧人物必须有错误。3、悲剧人物应该从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而这种转变是由于人物犯了错误。英国学者布雷德来曾经指出,黑格尔是自亚里士多德论述悲剧以来,以同样的独创性和探索精神来研究悲剧问题的唯一哲学家。黑格尔强调悲剧产

4、生的必然性。他从自己哲学的角度认为悲剧的产生是因为悲剧冲突的双方都有自己合理的辩护理由,就是说每一方都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但是这两方却不能同时存在,必然有一方要灭亡,要失败,这样悲剧的产生就是必然的。某一理想的实现就是要和它对立的理想发生冲突,破坏它或损害它,那个对立理想的实现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又是片面的,抽象的,完全不符合理性的。关于悲剧冲突,他认为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1、由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导致的冲突。2、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3、由心灵性的差异产生的分裂。在黑格尔看来,悲剧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表现人间的苦难,而是通过

5、具有某种片面性的悲剧人物的毁灭,伸张“永远正义”。[2]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是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梳理,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在悲剧产生的原因、悲剧效果两方面存在可比之处。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世界观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悲剧人物都是贵族或英雄而非普通人,他们的道德伦理观念自然也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他们所持的悲剧原因理论都是从个人、从内部探讨悲剧发生的原因,与马克思主义的悲剧原因理论从外部、从整个社会寻找悲剧原因有根本的不同之处。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是先

6、从悲剧人物的特点谈起的。他认为,“喜剧总是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1]今天的人”指的是古希腊时期的普通人,悲剧人物则是“比今天的人好的人”,他们“……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声名显赫,生活顺达,如俄狄浦斯、劳厄斯忒斯和其他有类似家族背景的著名人物。”他们出身名门、声名显赫,在陷入悲剧之前一切如意,邪恶或罪恶的事与他们无关。虽然不是道德的楷模和典范,但他们从来不参与作奸犯科的事,偶尔有失误也非有意为之,而是无心之过

7、。这样的人的确是“比今天的人好的人”,他们衣食无忧、前途无量,性格上又没有缺陷,堪作普通人向往的模范与奋斗的榜样。所谓性格上没有缺陷的好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性格好。二是性格佳。三是性格多元统一。四是性格前后一致。即使性格前后不一致,也要寓一致于不一致当中。在三、四两点上,黑格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黑格尔所反对的五种人物性格中,有两种也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标准应该反对的。一种是人物性格的主导因素前后不一致。另一种是根本否定人物性格的坚定一致性。关于人物性格的最后一点,即人物性格的前后一致,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存在一种倾向:否定人物性

8、格的发展变化。亚里士多德犯这种错误是因为他强调悲剧人物应该是“比今天的人好的人”,因此这些个悲剧人物一出场就应该是又好又成熟的形象,是未经悲剧情节磨练的成品。这方面恐怕与他自己所主张的“性格多元统一”有些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