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

ID:38406348

大小:1.28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6-1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_第4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转转向-王荣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者简介——主要著作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专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总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专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专著《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提要一、课例导入二、结合课例,对两个转向的论述从关注教学方法转移到教学内容从关注“教的活动”转移到“学的活动”三、小结一、课例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要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名课研习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1清纳兰性德:长

2、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借助注释,读懂词意读对生字、多音词,停顿读出味道和感觉讨论两个问题:身在何方?心在哪儿?展开想象,读出词情课件——朗读——看见了什么?想象写话——家乡的画面和情景碎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自提问题: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夫、父、儿、弟反提问题:身在征途,心在故园课例学习1课例——《风筝》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汪湖英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

3、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王荣生先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鉴于此,在曾老师的指导下,《风筝》一文我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点划评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

4、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示例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示例二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

5、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三、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四、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1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我们

6、阅读任何一篇鲁迅作品,都会强烈感到它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炼,既冷隽又犀利,既深刻又辛辣,具有强烈的嘲讽色彩,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2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作家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他的笔下,常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染、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

7、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3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对词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寻求着,直到发现了这个字,这动词和形容词才止,决不要安于‘大致可以’”。鲁迅对遣词用字的要求也很严。他曾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景抒情,所用的动词、形容词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