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

ID:38391532

大小:713.3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11

上传者:U-145848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考考前指导课件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综合指导 一、现代文阅读答题的答题原则:①答案不在你的头脑中,而在原文中。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答案表述技巧:截:选取某一句话、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写进答题就可以了。改: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写:有些答案在原文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或理解上下文语境。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表达出来。这类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2、关注题干明白问什么,考什么,答题区间提示在哪,怎么答。考查能力:1、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2、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及整合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题型分类:(一)理解类: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05、06、07、08)(二)结构类:句子作用(07),段落作用(05),文章思路(06、08),材料安排(07) (三)技巧类: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多与理解类结合)(四)主旨类: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主题(五)概括类:形象特点、信息筛选(08)、作者的情感变化(07)(六)观点态度类(08)(七)鉴赏类:某一段落(07)、某一方面(月考) 高考题型解读(一)、理解类(08高考11个省市涉及)问法a“……”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b如何理解“……”?C解释下列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d谈谈你对·····的理解。答题内容:一、句子含意,二、句子作用(结构、情感)作答技巧:1、浓缩句子主干2、句子作用定位3、结合语境阐发4、结合事例推断 例1:08全国Ⅰ卷《阳关古道苍凉美》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2)好像这凄冷的阳光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相关段落(语境):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下。比喻林带的宽广 答案:突然见到的宽广林带与戈壁的荒凉形成巨大的反差,使“我”产生了惊奇之感。(2)相关内容: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此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沙漠。如今,古阳关城已被流沙掩埋······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城砖磨制的阳关砚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气息 答案: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光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例2(08重庆高考)《时间怎样地行走》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语境: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分析:挑主干,“它刺痛了我的眼睛”,“它”指“白发”析修辞,比喻,本体是“白发”。抓关键词,“刺痛”,吃惊之情。答案: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感叹岁月的流逝。 例3:(08山东卷)《歌德之勺》“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相关语境: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分析: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答案: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去感受诗人伟大的灵魂。段落开头,总起下文 例4、(08福建卷)《吟风)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有其风骨不变”这句话的理解。(在第八自然段第一句)(文章第二段)日复一日,当我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慢慢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命张扬。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当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丰盈的硕果。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适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将生命珍藏,将希望孕育。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 (文章第七段)疾风知劲草,识忠奸,辨善恶,磊落坦荡。既满怀爱心,将春意遍布人间,又疾恶如仇,将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它心高气豪,敢爱敢怒,颇具英雄气度。有时狂飙怒号,摧枯拉朽;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有时和煦可掬,遍布抚爱。风有怀柔、有激越、有狂放、有悲壮。古来多少英雄把酒临风,抒发豪情,畅怀壮志。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大风歌》。荆轲满怀壮志,临风唱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命悲壮。血战沙场的勇猛将士,面对死亡唱起了“风雪满弓刀”的豪情。风是有情的,风是有骨的。英雄所爱的是大风的一泻千里的豪迈,是义无反顾的铮铮风骨。 答案:风从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随四季变化而变化。风从本质上看,有情,磊落坦荡。敢爱敢恨,颇具英雄气度。 (二)结构类(8个)两大方面:作者行文思路句子段落结构作用问法:aXX段写了XX,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b文章以XX为线索来展开,请梳理作者的思路/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c指出本文的结构方式(结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d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e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XX的。f文章主写XX,却又从XX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文章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形式 具体应对技巧:(1)抓文章中标志性语句。即具有提示、总括、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还要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2)扣文体特征。记叙文、小小说、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组织结构。议论文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本论部分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3)分析思路情感脉络(4)把握语句衔接特点。句与句之间排列组合大致三种:并列、承接、总分。总括:分析段内句间关系,看懂每一段内容,分层,概括层意。 术语储备1句、段的位置特点及作用:段落或文章开头:引起下文,为后文铺垫(打伏笔),设置悬念;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段落或文章中间:自然过渡,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推动情感或情节的发展。段落或文章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旨等 例1(08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分析: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路,理解该句与上下文的关系。紧承上文对秋意的初步感知,又引出下文对秋意的几种描写。答案:承上启下,引发下文作者集中描写秋色。 例2(08江西卷)《朦胧的敬慕》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分析:文章结构方式(特点):总分总、总分、分总等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组织结构。答案: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3-10段分写,3、4、5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10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11、12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例3(08山东卷)《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分析:考查对文章思路的鉴赏能力。把握本文结构,给文章分层。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例4、(08湖北卷)《雾》4、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三)表达技巧类这类试题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二是修辞手法:主要考察比喻、拟人、反语、反复、双关、对比等手法的特点。三是表现手法:比如衬托、象征等。回答这类问题,很关键的一点是能积极记忆部分常见手法的作用及术语。问法:a文章(第X段文字)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b文章使用了XX手法,有何作用(效果、XX了什么)? 一、几种表达方式及作用:顺叙:交代清楚明白。倒叙:引起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插叙:使叙述完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抒情(直接抒情)1、往往抒发作者的主要情感,是文章的主旨。2、开头奠定基调。3结尾升华主题。描写(细描、白描):精雕细琢,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具体形象,更好地表达主题;抓住特点,简洁传神,表现主题。正(侧)面描写人物描写(肖像、心理等):多角度表现人物或心理。议论:1、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揭示主题,点明中心。2、中间常常是过渡,引出对主旨的作用说明解释,有利于展示人、事、物的表现。 例1、(08辽宁卷)《雨韵》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分析:明白散文表达方式常用的四个术语-记叙、抒情、描写、议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案:1、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2、再叙事,讲老人与小孩在雨天的故事;3、最后抒情,表现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表现手法、修辞类题的解析(一)、知识梳理:1、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白描等。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语双关、反问等。(二)、典型手法作用解析:1、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的思想、感情、概念(事物),使之形象生动,也能把不便说出的东西含蓄地表现出来。 解读:就目前的高考情况看,象征主要考在重点词语   句子的理解上。例如:如2001年的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信息区间,有两个现成的句子:“……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稍加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下句是对上句的解说,其实是一个意思,只能算作一个点,结合划线句子,就应该想到在“玻璃”上做文章,第二个点也就能总结出来了——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 2、引用:增强文章的文艺性和趣味性,丰富文章内容。议论的文段中则可能是论证作者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例1、05年《阳台上的遗憾》20题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不可以。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失去对照的效果,减少“遗憾”的内涵。分析:题干看似从句段的角度来设题,其实是在考表现手法的作用。“是否可以不引用”,“引用”二字点明了此处用的修辞手法。其用意就是看我们是否明白引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去掉张潮的话,那就缺失了引用这种修辞手法带来的好处。答题时一定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具体作答。 例2、(08山东)《歌德之勺》3、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答案:借用伟人的话对歌德进行评价,更聚权威性和说服力。歌德在人格上具有两面性(双重性、多样性、复杂性、矛盾性)。 3、反语:揭露批判,辛辣讽刺,深化文章主题,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对比、反讽。用自己和现代人作比,“自以为是地道的农民”的作家,也不了解村落的真正含义,具有讽刺意义,引起读者对村落精神被遗忘的反思,深化文章的主题。注意:答这类题,切忌只答术语,一定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文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具体作答。例:06年高考题《说村落》18题 (三)、常见修辞的作用概述拟人:使形象更加生动,表意更加丰富,感情更加充沛,爱憎更加鲜明。比喻: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双关:使语言幽默,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表现力。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突出重点,深化主题。夸张:突出特征,生动形象,给读者冲击强烈。对偶:语言整齐,有节奏感,形成对称美。排比:语言整齐,有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说理可以把道理阐明得严密、透彻;抒情能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反问:意思更鲜明,感情更强烈,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更强烈。对比:本写A但又写B,目的使二者形成对比(反衬),使要表现的内容、情感更突出。 例1、(08天津卷)四题3、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将静态的画面赋予了动态美,强烈的语势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四、常见表现手法作用概述:铺垫:引出后文,意思表现更突出、增加吸引力。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紧凑,升华主题。衬托(烘托)突现正面(反面),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中心。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观点,在变化的反差中,使意思表达得更突出。夹叙夹议: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升华,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托物言志:简单生动的形象,传达深刻抽象的思想。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洁勾勒,准确、传神,表现特点;渲染萧索气氛。细节描写: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突出人(事)特征,揭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情趣和趣味性。 例1、(08浙江卷)十七题2、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关键句: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答案:手法(1)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2)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1)烘托除肃穆静谧的气氛;(2)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3)暗示人物的命运。 例2、(08湖北)21题《雾》1、文章的第2、3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节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那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幻灯片36答案:1、模糊性和遮蔽性。2、细节描写的作用(1)为了突出雾的主要特点;(2)使文章内容更丰富(3)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正当我失神落魄声音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08湖北)21题《雾》 (四)主旨类: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主题 (六)观点态度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1)抓住中心句、关键句,从文章主旨突破。(2)分析事例、引文,从主要内容突破。(3)比较不同观点、态度,用求同存异法突破。(4)巧借注释、旁批,从背景材料突破。 例1、(08江苏卷)14题3、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第一问: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一个“嗜血者”形象······。却答案:欣赏的态度;鲁迅的话和《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第二问: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答案: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例2、08高考重庆卷5题4、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相关语段: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答案: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伴侣,伴随着我们走过一生,因此我们应该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 (五)、概括类1、形象概括问法:根据原文,简要分析文中人物(或所写景物)的特点。答法:(1)找到答题区,找出具有概括性的话、词。             (2)根据原文内容,分条列举,力求全面。 例1、08浙江卷17题1、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答案:坚忍、乐观例2、08广东卷9题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答案:“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2分)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他,直到年迈,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2、作者情感变化概括问法:文中XX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幻灯片45答案:由惆怅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崇敬到肯定和褒扬。 幻灯片44例1、07重庆高考卷全文渗透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相关语段(1)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2)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3)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江水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4)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 3、文章内容的概括例1、08天津卷4题1、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答案: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迈着舞步的马,美丽的菩萨,童子嬉戏图,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顶天立地的佛像。2、08四川卷6题2、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冬天皎白,薄冰试步;春天温柔,生机盎然;夏天明媚,夕阳辉煌;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七、鉴赏评价类1、鉴赏角度: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此类题只需理清思路、分析技巧、把握修辞即可鉴赏。2、评价角度:文章主旨,作者观点态度。此类题要把握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联系时代背景和作家风格,掌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此基础上借助自身阅历,发挥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去评价。 例1、08上海春招卷《灯笼红》6、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分析:1、熟悉语言风格的术语,质朴平实、清新活泼、典雅隽永、雄浑粗犷、幽默风趣等。2、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中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鉴赏语言和人物形象的关系。答案:本文语言平实、本色。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吻合。 例2、08高考浙江卷17题4、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答案:1、我的形象。对不幸富有同情心;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2、作用。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