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也有压轴戏

课堂也有压轴戏

ID:38389428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1

课堂也有压轴戏_第1页
课堂也有压轴戏_第2页
课堂也有压轴戏_第3页
课堂也有压轴戏_第4页
课堂也有压轴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也有压轴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也有压轴戏——浅谈历史课堂的结尾胡倩倩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13961887197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时间有限的课堂结尾更是大有讲究。一堂好课不仅要有精彩开篇,更应有画龙点睛之笔的结尾。古人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也如此。好的课堂结尾,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三维综合目标的重要一环。但现实是,老师们包括自己经常会忽视课堂结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结尾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问题和应对方法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关键词:课堂结尾实例阐述课堂效率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都知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总

2、会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却往往忽视一堂的结尾,岂不知“捕鱼的关键在于收网”,如果虎头蛇尾,将会使一堂课的效果大打折扣。一节课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便宣告结束,这样的老师也会给学生留下漫不经心的感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课堂结尾的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一、处处留心,注意课堂的完整性和很多其他学科一样,历史课本每一课的容量都不尽相同。如果不能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或者不能很好的随机应变,做好预案,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讲到哪儿是哪儿”匆匆结束的现象,存在很大随意性。当明知一课的内容

3、无法完成,就不能再抱着多讲一点是一点的念头赶进度。此时,可针对已学重点知识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小结然后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悬念,启发学生。使得结尾也成为另一个开始,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例如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课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等众多概念和史实。在学习到共产党的成立后,可以设计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从中共一大的概况可知此时中共还很弱小很幼稚,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会选择怎样的策略和方式呢?”“为何采取这种方式?它又存在什么

4、问题呢?”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当然这种现象主要问题出在对课堂节奏把握的失误,然而更多对课堂结尾的忽视则在于对每一课每个单元教学内容本身缺乏科学的总结归纳和提升。二、言简意赅,抓住每堂课的重难点一节课的结尾不能拖沓冗长,拖泥带水。往往越是想做到面面俱到,越是失却重点变成狗尾续貂。因此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需要在结束时利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文字、列表和图示等来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好的总结性结尾,应该是达到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使学生对

5、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强化和记忆,加深理解,抓住一课的骨架,然后慢慢去领悟那有血有肉的历史,并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两极格局》这一课就可以简单的用“一种格局,两个阵营,三种表现,四个热点”来帮助学生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束时,可以首尾呼应地把课文标题作为问题提问,重新强调新变化的四个表现,即课文的三个小标题,然后再补充他们的共同特点。诸如此类,在历史必修三本书中还有很多。这种建构框架回归主题的总结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很多学生,特别是像我所任教的这类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善于主动总结,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不给予帮助

6、,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回归主题的总结在每一单元结束时还尤为重要。南宋学者陈善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扪虱新话》,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9月,卷四。就强调学习要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果老师上课不帮助学生或者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长此以往,学生的脑子里都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最后会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将同一知识体系的问题进行有效区分。既然每一个单元

7、都涉及一个主题,那么每课的历史事件都有一些共性,只有抓住每个事件的特点,找寻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才能对这个主题的历史现象洞若观火。此时适合运用比较的方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这一单元课程正如标题所示围绕“人文精神”这个主题展开,学生学完往往云里雾里,一遇到题目根本无法区分涉及的是什么时期的人文精神,特别易混文艺复

8、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一单元结束时务必要指导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再做对比分析,以帮助学生加速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思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分析特点、发现规律、感悟进步与变化中学生将会逐渐形成历史观,掌握学习历史和分析事物的一般方法。四、开拓创新,发现历史的博大精深德国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