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85504
大小:21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1
《行政诉讼二审与审判监督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政诉讼二审与审判监督程序(郭豪)一、起诉行政诉讼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行为。二、受理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而决定立案并予审理的诉讼行为。(一)二审的程序问题1.二审的审查对象2.二审的审理方式3.二审的判决类型和适用(二)再审的程序问题1.再审的类型2.我国再审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一、本专题重点研讨的问题
2、二、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一)二审程序问题1.二审的审查对象(1)代表性观点樊崇义教授认为:我国实行的是全面审查原则,它要求二审法院既要审查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是否正确,又要审查适用法律有无错误;既要审查已上诉、抗诉的部分,又要审查未上诉、抗诉的部分。苏里教授认为:全面审查原则意味着二审法院既可以审查案件的法律问题,也可审查事实问题,亦即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只审理法律问题的上诉法院。上诉法院的缺失与级别管辖的不完备,带来了法官人数众多、法院内部行政化、下层法院的司法管辖权严重残缺和不确定、更容易导致腐败、基层法院法官
3、素养难以得到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议应当首先废除或者大大弱化级别管辖,由此来促成严格意义上的只作法律审的上诉法院的产生。在管辖问题上,除少数案件可以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外,基本上所有案件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其次实行三审终身制,二审兼顾事实审和法律审,二审委最后上诉审,只作法律审。(2)笔者观点全面审查原则的支持因素在社会变迁中受到了削弱,与人们业已改变的司法观念和其它改革措施形成了冲突,并出现了实践与理论悖反的局面,因而对其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建议改造“全面审查”的审理方式,以上诉理由来限定二审的审理对象,限制法
4、院的判决范围,逐步建立三审终审制。对事实问题的上诉或抗诉原则上以上诉或抗诉请求涉及范围为限。2.二审的审理方式(1)代表性观点陈光中教授认为:二审审理方式应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阅卷并调查询问的不开庭审理方式为例外;对判决的上诉不允许单纯的“书面审”。…开庭审理的方式应当是二审案件的基本方式。与开庭审理方式相比,调查询问方式有一定局限性,但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可以附条件的采用。其采用条件是:只限于上诉案件;一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武延平认为:最理想的二审审理方式是直接审理。陈卫东教授认为:二审法院审理
5、案件首先就是书面审查,但书面审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一经书面审就能发现一审错误,需要发挥重审的案件,对此不能任意扩大。否则二审涉及对案件作实体性的处理的,以采用开庭审理为宜。(2)笔者观点以开庭审理为原则,而将书面审查作为例外。强化二审中的辩护机制,除涉及一审事实不清,发回重审外,原则上应扩大采用直接审理方式的适用。3.二审的判决类型和适用(1)代表性观点从裁判方式上,二审判决类型主要有三种形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对发回重审案件应加以限制,以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和程序的反复
6、。(2)笔者观点对于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尽可能地由二审人民法院查清后改判,也可以就某个问题,要求原审人民法院补查证据后,将材料移送二审人民法院。对于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只要不会对案件判决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就不要发回重新审理,但要在维持判决中指出程序错误的存在。(二)再审程序问题1.再审的类型(1)代表性观点申请再审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同时缺乏相应的程序保证,使得现实中存在很多当事人反复申诉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法院可以自行启动再审程序,有违诉讼本质
7、和司法原则。当事人的申诉与检察院的抗诉地位不对等。(2)笔者观点建议对当事人的申诉,法院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做出答复;如不启动再审,则要说明的理由。规范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建议取消法院的再审启动权,而赋予当事人更多的权利,将再审启动的主体限于原审的控辩双方。2.我国再审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1)代表性观点我国再审特点:a、易发型程序,相对别国而言,条件过于宽松,主体多样,但较二审程序严格。b、以实体为中心,追求对客观真实的发现和绝对的公正。c、再审程序本身也非终局性的。仍可通过再审来改变,导致程序的无限延长。缺陷:
8、严重影响司法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不利于纠纷的最终解决;导致程序正当、程序公正的理念难以有效地树立;与一事不再理和禁止反复诉讼的法理相悖。(2)笔者观点我国再审启动理由过于模糊、宽泛。“确有错误”,这一申请再审的理由过于笼统、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使再审程序的启动存在极大的随意性。法院可以自行启动再审程序,违背了“不告不理”的诉讼本质和法院居中裁判的司法原则,极易使当事人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