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

ID:38360375

大小:1.19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11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_第1页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_第2页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_第3页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_第4页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概论(美感的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感的本质一、美感在实践中形成(一)“美感”的定义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客观上存在的美,只有通过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才能对审美主体有直接的现实性。即美感的产生。(二)“美感”产生的条件1、条件: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人类自身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力)2、要点:人的生理、心理欲望是导致审美获得产生的最初动因。(1)普列汉诺夫:“对于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的基本特质之一。”——结论1: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产生审美活动的内在根据,这种内在根据能

2、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2)李泽厚:“积淀”理论。——结论2:人与动物的感觉不同,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举例1:蛇与人的感觉比较。举例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美感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是有不同层次的。A、马斯洛的“层次说”:精神层面审美层面精神生态环境因素心理层面七层次说生态层面文化层面外在生态环境因素社会层面物质层面B、李泽厚:“审美有不同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悦耳悦目:以视觉、听觉为主的愉

3、快感受。举例:旅游中的审美感受。悦心悦意:透过视觉和听觉的审美,领悟到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举例:观齐白石的画作。悦志悦神:美感的最高层次。在凝神默照秀美、崇高的审美对象时,经过不同的心理作用,在审美愉悦中唤起昂奋向上的意象和追求。举例1: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举例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美感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的独立意识形态。二、什么是美感的本质(一)美感的内涵广义:指审

4、美个体感受美的各种意识形式。狭义:指由具体审美对象所引起的主观心意状态。(二)美感的本质1、唯心主义观点:否定美的客观性,主张从人的精神活动中寻求美的根源。2、唯物主义观点:肯定美的客观存在,重视对象在美感中的作用,忽视主体在审美中的能动性。3、心理学角度:康德:一方面是想象力,一方面是理解力。——结论:美感的最终根源和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美感的本质就是实践主体的人对自身创造力量的“关照”。1、外在自然的人化中,内在自然也得到人化,导致美感的产生与发展。例:狼孩2、美感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例

5、:“饥不择食”时的狼吞虎咽;“饮食文化”的享受与审美。三、美感的个体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一)美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具有个体直觉性。1、直觉性是指美感的直接性、直观性或形象性。举例:普列汉诺夫所言。2、美感具有不假思索的直觉性。包含理性认识因素。举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二)美感具有社会功利性。1、作为个人的直觉感受,美感具有非功利性。例:非洲部落妇女的装饰物。2、社会功利性有淡化的一面,但并没有消失,而是表现得曲折、隐晦。四、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一)什么是审

6、美趣味的个性差异1、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主体会对某些对象以及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这种喜好和偏爱就是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2、审美趣味与生活趣味不同,审美趣味体现的是社会性的精神文化要求,它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举例:1)高雅音乐的欣赏与低俗音乐之别。(2)对于正义的追求与追随低俗之态3、审美总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因而也就存在着个体差异。(二)产生审美趣味个性差异的原因1、个体感知形象的能力不同(1)先天具有和后天训练的不同;(2)生理条件和心理因素不同;2

7、、个体的心理特点、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1)概括性和整体性不同;(2)分析能力和细节感知能力不同;(3)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不同。举例:(1)中国戏曲的欣赏——虚拟的原则用细碎的台步和飘舞的水袖表现织女的凌空驾云;用连续的筋斗表现孙悟空来去自如;喂鸡没有鸡,做鞋没有针线等。(2)《红楼梦》中:宝钗扑蝶3、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不同举例:(1)同是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田园牧歌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苦闷、忧郁、多愁(2)同是明月,苏轼:“明月几

8、时有?把酒问青天。”——飞进神话的浪漫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思乡情怀(3)同是秋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冷。毛泽东:“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生命力旺盛4、个人的心境和情绪不同(1)不同的人心境与情绪的不同;(2)同一个人,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心境在美感中有两个作用:一是抑制审美情感的产生;二是影响欣赏者以特定的心境看景物。举例:(1)马克思:“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2)荀子:“心忧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