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笔记摘要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

ID:38348010

大小:8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0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_第1页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_第2页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_第3页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_第4页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写作》笔记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写作是作者用书面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怎样理解“现代”的概念?1、语言白话。2、文体多元。3、意识拓展。4、工具多样二、写作的特性(一)、个体创造性体现在两方面:A:主体对客体“见人之未见”;B:主体心里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式的独特。(二)、实践操作性三)、动态综合性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劳动。它需要多方面的素养,多方面的能力。从作者角度看:思维,生活,艺术技巧三这缺一不可。思维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你文章的思想,而文章的思想是写作的凝聚点;生活是材料,写作的对象,不能不熟悉;艺术技巧是将构思化为书面语言形式所涉及的手段。三、写作课的教学目的1、系统掌握写作理论知识2、提

2、高写作能力和文章解读能力3、为中学语文教学打基础4、培养良好的素质四、写作的基本规律横向:四体化一律四体指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分别解决谁来写,写什么,怎么写,给谁写四个问题。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在写作中逐渐调整关系,相互适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四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五、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一)做人是写作之本(二)积累是写作之源最主要的是体察生活、看书消化书(三)勤练是写作之径多写写日记,看书多思考多写心得。一、写作主体的素养(一)生活素养两方面:经历,钟情与投入对写作有何意义?1、可为写作提供大量新鲜的材料2、是作家发挥创造力的基础3、可帮助主体正确

3、认识生活4、可陶冶作者性情和气质二、写作主体的能力素养是前提,能力是保证,关系不能颠倒(一)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注意力鉴别力联想力(二)思维能力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映。2,三种思维形式与写作的关系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不借助形象,概括是判断的元素,判断是推理的基础,推理分归纳(个别到一般)、演绎(一般到个别)两种推理。B、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使用工具差别:前者靠语言和表象;后者只靠语言。结果差别:前者再现形象

4、或创造新的形象;后者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具体形式:I,再现(重现)用生动的语言把生活状貌表现出,可用有声语言也可用无声语言。II,联想跨越两个事物或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度差距,由此想到彼,把二者联结起来的思考,就是联想。三种类型:类似联想(相似联想):把事物间的相似性作为联想基点,比如秦牧《榕树的美髯》一文中: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榕树使人想起将军,老榕树使人想起稳重、慈祥、和蔼、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比联想:唤起对非眼前事物记忆时是由类似联想想到还是对比联想想到,主要是看联想时偏重于相同点还是不同点。如宝钗和黛玉在对待宝玉念书态度上的截然对立。

5、接近联想:两事物间在时间,空间或因果的关系上构成联想。III,想象P34含义: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推动构思进行,突破时空限制,塑造典型形象等。C,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的基本特点: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为基础。是跨越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领域的。需有特定的契机机遇。培养灵感思维的条件:勤于观察思考关注外在信息,不断接受新知识,以增加积累,获得契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灵感出现在人较放松时)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求异思维A、定义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与方法,能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异于他人,优于他人的新的思路、方法、认识、成果的思

6、维。B、表现形式多角度思维逆向思维第二节写作客体一、写作客体的构成1、对象化的自然景观2、群体化的社会生活3、个体化的人生状态4、外在的精神产品一、写作客体的构成1、对象化的自然景观自然世界是写作活动的第一客体。2、个体化的人生状态人的生命过程与生命状态,应该是写作活动的第二客体。3、群体化的社会生活二人即“仁”,仁,就是人的社会所需要的规则与公约。三人即“众”人是深具社会性的,社会生活也就成了活动的第三客体。以上三点,是要我们亲身感受的:A、去寻找并描写陌生的自然物象、社会生活;B、去发现并描写熟悉人事物的陌生感4、外在的精神产品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明成果,须以人化的自然—

7、—人所创造的物质世界——为前提,所以,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花朵。二、写作客体特征1、写作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一切认识对象。2、写作客体是蕴含着思想意蕴和典型意义的一切认识对象。1、2不必兼有。一、写作载体概念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式和传播媒介。二、写作载体的构成要素(一)主题(二)材料(三)结构(四)语言三、文章的概念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组织的书面语言形式。“文章”一词的发展变化:A、春秋战国:纹路、花纹;B、汉代:文学作品;C、晋代:从文章作用、内容角度下定义;D、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