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41083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育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在作文教学中育人张静霞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一、在审题中,激发情感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着作文的成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相对贫乏,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不能很好地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去透视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扣准题眼,深刻剖析,弄清题目的写作要求,
2、探明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或吸取一个教训,或给人一种启迪,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爱家乡的__”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去探明文眼:“同学们,从作文的题目来看,这篇文章应突出哪一个词?”学生思考后回答:“这篇文章应重点突出一个‘爱’字。”接着,我继续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同学们再想一想,怎样才能对某种东西产生‘爱’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是因为对某种东西非常喜欢,以致于在内心深处产生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时,学生已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行口
3、述,不仅要说出爱家乡的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出为什么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绿化带。因为它不仅四季常青,风光秀丽,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更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见证。”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桃子。因为它是勤劳的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给家乡的人民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小康生活。”这样,通过审题,扣住题眼,一步步地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还要学会选材,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灵魂有血肉。 材料的
4、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典型性。越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就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抓住契机,创设育人环境,拓展学生思想,让他们展开想象,去选取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使他们在学会选材的过程中,顿悟做人的道理。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记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时,第一次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有的同学选材不真实,把一些无中生有的好事安在自己的头上,还有的把一些成品作文的材料搬到自己的作文上。为真正做到寓教于文,以文悟道,我又进行了第二次训练。这次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求真求实”的思想发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不可避免地会发
5、生一些令自己后悔、伤感和内疚的事情。所以,‘值得回忆的事’既可以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对自己有鞭策、有启迪的其他类型的事情。但不论写哪种事情,都要突出一个‘真’字,一个‘实’字,要以真实取信于人,以真情去感染人。”经过一番的思想发动,同学们明确了要求,纷纷动笔成文。有的同学写:“自己经常撒谎向妈妈要钱玩游戏机,当妈妈问要钱干什么时,自己胡编一气,说是老师让要的,我太对不起妈妈和老师了。”有的同学写:“有一次,我在操场玩,不小心让石头砸了脚,当时鲜血直流,韩刚同学看见了二话没说,背起我上医院包扎,又把我背回学校上课,放学后还把我
6、送回家。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每当我看见脚上的伤疤,就想起这件事。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品格,反映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孩子们在选材中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的精神,正说明了他们在作文中逐步学会了识别人世间的真假美丑,是非黑白。 三、积累素材,热爱生活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到实践中去积累素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才能有文可作,学生积累素材,会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的作文总会写下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写下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感悟、思考、看法,最初在脑海中处于杂乱
7、、琐碎、混沌的状态,要把这些良莠不一的素材写成作文,就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在整理成文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某一思想逐渐明确、清晰起来。这一过程中的多次反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升华。平凡纷繁的生活,日出日落,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会引起学生的一些感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会触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会有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作为老师,不但要求学生敢写、常写,而且要求善写会写。启发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观察中,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让学生懂得全面观察,做到“点、面”结合,要善于比较、鉴别,做到抓住特征,深入本质。实践
8、表明在积累作文素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健康向上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考试时,看到别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