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

ID:38311499

大小:1.5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09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_第1页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_第2页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_第3页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_第4页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中考命题与2006初中毕业班教学建议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命题工作(一)命题的指导思想依据课标,了解教情,分析学情。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标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命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贯彻“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立意;落实课标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原则。(二)科学地设计试卷试卷的设计是指对试卷的考查内容范围与重点、试

2、题量、题型搭配、难易程度等进行全局性设计。(试卷框架,题型结构,试题覆盖度,各部分分值比例,难点分布,试题的意图与功能等)1、指导语明确2、从易到难安排3、试题间独立性、试题内逻辑性4、所附图形就近原则5、分数权重与评分标准6、试卷长度与时间掌握7、整个试卷难度把握8、合格水平分数线的估测与调整9、排版印刷问题(三)试题的构想1、命题的构成:2、影响难度的因素知识点的多少;解题距的长短;数学方法的多少;数学思想方法的多少;创新与实践性问题;教学与考试的因素(关于提高合格率的思考!)课标指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

3、不同的发展”3、近几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的几大趋势几何由论证转向考查观察、实验、猜测、发现、推理、验证和探究。(如:03年第29题,04年第28题,05年课改区第26题)代数更多地考查探究意识类、应用意识类试题。(如:04年第24题,05年课改区第25题,05课改区第24题)统计逐步向考查对统计量的意义及统计过程方向发展。(如:04年第22题,05年非课改区第15题、课改区第14题和第22题)图表信息问题、应用性问题仍然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技能。4、中考命题有三大突破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杜绝繁、偏、怪试题探索使用新题型5、试

4、题的特点(1)注重数学“双基”,考查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2)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3)重视过程探究,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4)加强阅读理解,考查学生从文字、图形与数据等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归纳,考查学生认识数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的能力。二、2006年初中毕业生数学 学业复习考试教学建议1、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摘录)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

5、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考试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基础教育的基本性质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适当减少客观题的数量,同时增加能反映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观题的数量.2006年实验区的数学中考:第一是对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关注

6、,在试卷中会占越来越重的份额;第二个是表达形式的多样化;第三是个性化。2、国际上数学评价改革的突破考试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学习形式,是一种现场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的形式.评价中更少地使用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等“标准化试题”,代之以更多的要求学生表述自我思维过程与认知特征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使用了“非规范”型试题;(如:口试)评价中所使用的问题不再仅仅是纯数学题,“人造”的应用题,还包括许多具有实际背景的现实问题,提倡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核心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纯粹的数学运算被置于问题解决过程之中;数学任务的完

7、成更多地需要有意义的“做”。3、加强对新题型及命题方式的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见多识广!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信息性问题自主选择性试题(选做题、加分题)出活题,考能力!(新颖、灵活、严谨)4、教学工作建议(1)把“双基”作为教学的重点(2)把数学素养作为培养的目标(3)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问题 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明确的教学目标、值得探究的问题)5、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关系①少一点“传输”,多一点“引领”,树立自主学习意识;②少一点“再现”,多一点“探

8、求”,加强发现意识;③少一些“纯理论性思维”,多一些“动作性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