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

ID:38271934

大小:184.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_第1页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_第2页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_第3页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_第4页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_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_社会建设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08)06-0058-05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邢荣(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24)摘要: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离,其次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最后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分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处于第二个阶段,他剖析了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和内在矛盾,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其历史背景却处于西方第二

2、和第三阶段交错的现代性背景中。根据历史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关键词:社会建设;马克思;市民社会中国的社会转型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一方面,可以直接移植过来。但是,强调研究的特殊性,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效;另不排斥问题的普遍性。西方现代性理论尽管不能一方面,社会发展又潜藏着较大危机,主要体现为作为我们进行现代化的“药方”,但西方现代性建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社会建过程中社会层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仍是我们可资设滞后。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参考的前车之鉴,尤其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产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和谐生、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理论分析,是我们探讨社会社会的全面建设。建设之路的重要理论资源。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怎样进行社会建设?这①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探索与回答。为此,学界首先在努力界定或诠释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社会建设”的概念,但“社会”与“社会建设”。应当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不能说马克思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思考。我们不必的工作,因为它是研究的基本前提。“社会”与“社局限于词语本身,重要的是深入马克思思想

4、中社会会建设”的明确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建层面发展的逻辑,厘清“社会”发展的脉络。设”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社会”(society)概念古已有之,几千年来人们很难找出相对应的词汇,而且在汉语环境里,“社从未停止对社会的观察与描述,但是,作为一种分会”是一个使用很含混的概念,经常在多个层面使离出来的独特现实形式,可以在完全世俗和经验的用,有“大社会”、“中社会”和“小社会”的区别;另一意义上予以分析,能够成为理性探究和解释的对方面因为现阶段中国现代化背景与实践的复杂程象,则无疑是一种现代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只是度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没有现成的理论与实践在启蒙

5、运动的话语中才最终确定下来。黑格尔是收稿日期:2008-08-20作者简介:邢荣(1970-),女,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哲学博士。①这一概念是典型的西方概念,英文为civilsociety,汉语中有多个译法,台湾学者一般译为“民间社会”,大陆学者原译为“市民社会”,后来越来越多的采用“公民社会”的译法,是为了使这一概念能够接近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如果采用“市民社会”概念,很容易把中国最广大的农民阶层排除在“社会”之外。实际上,目前这两个概念在混用。本文在探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社会思想时使用“市民社会”的译法,因为这已基本属于固定用法,而在讨论中国问题时使用“公民社会”概念,以标

6、示二者的区别。实际上即使在西方,civilsociety的含义也是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58—《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一位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社会”概念的人,他第一的生活机能和生活条件还是政治(虽然是封建的政[3]441次把社会确立为一种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实体,这治)的……。”正是在封建政治统摄一切的条件下,便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civilsociety)概念。黑格经济发展迟缓,市民社会与国家处于浑然一体之中。尔主要是将市民社会视为一个与家庭和国家相对那么,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私人经济活动领域,他把它叫做“需要的体系”,的呢?这

7、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是政治革命。即个人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需要的场所,它虽有司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只有法国革命才完成了从政法制度和警察,但基本上不是一个政治的领域。黑治等级到社会等级的转变过程,或者说,使市民社格尔在肯定市民社会历史意义的同时,又对它持批会的等级差别完全变成了社会差别,即没有政治意判态度,因为公共的善或全体的利益在它那里没有义的私人生活的差别。这样就完成了政治生活同市[3]344地位,自由归根结底是追求自己利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