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D:38270755

大小:1.05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6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第1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第2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第3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第4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4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4,2009第34卷JOURNALOFZHEJIANGNORMALUNIVERSITYGeneralNo.163(总第163期)(SocialSciences)Vol.34倡浙江夹缬的历史渊源与审美分析李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夹缬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印花染色工艺。唐代浙江地区民间的夹缬印染已是重要的手工艺活动,并从民间传入宫廷,通过上流社会加以传播。宋代夹缬在浙江的流传区域由盛唐时的浙西北扩展到了南宋时的浙东南地区。近现代以来,改变样式后的夹缬在

2、浙南地区盛极一时,并且形成了自身的产业链条,从浙南夹缬审美特征的形成方面可以分析其内在原因。关键词:浙江夹缬;历史;审美惯例;夹缬产业中图分类号:J5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09)04‐0091‐05印染。一、夹缬的名称与释义从目前发现的考古文物可知,中国古代的夹缬制品多缬,枟辞源枠解释为“染花的丝织品,织品上印染花纹”,是彩色的。印染一般采用注色法,将不同色彩的染液注入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表面染制图案花纹的丝织物的预先设定的相对应的色区内,通过版面的镂空处或版上的总称。唐朝时期,夹缬与蜡缬、

3、绞缬并称“三缬”,加上元代小孔流入相应的凹沟染色。近代以来在浙南地区流传的出现的灰缬(即蓝印花布),就组成了中国传统印染工艺中蓝白素色的夹缬,则是将棉布对折,夹入刻有阴纹图案的的“四缬”,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和蓝印花两块木版之间,版侧不同部位刻有与阴纹渠道相互贯通、布。“四缬”之中,夹缬出现最早,历史最为悠久。“夹缬”可以注入染液的小孔,夹紧木版,直接浸泡于靛青染液中在唐代已经成为公认的名称,此外,在历史上还被称为“夹进行染色。结”和“夹造”。枟辞源枠把“夹结”与“夹缬”视为同物,解释至于对称和不对称的夹缬,则主要

4、是版面的制作上的为:“唐代的印花染色方法,用二木版雕刻成同样花纹,以差异。对称的夹缬成品多是把夹版刻成对称的版面而进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行印染;不对称的夹缬是手工艺人在两块刻着各种非对称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至于“夹造”,则纹样线沟的夹版中间铺上布料,将一层防染物夹在折叠的是元代才出现的名称。枟元史枠在描述官员的制服用料时,布料之间,从而印染出非对称的纹样,体现了夹缬制作工曾用“夹造”来为其命名。因为元代以后,夹缬的名称已从艺上的巧妙。正史记载上消失,所以“夹造”被研究者怀疑为夹

5、缬的别纵观夹缬的制作工艺和成品存在样式,我们可以尝试称。对“夹缬”作一阐释:夹缬,是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印从夹缬制作工艺的一般原理来看,“是将两块表面平花染色工艺,兴盛于唐朝,通过用雕版夹住织物,或由外向整、并刻有能相互吻合的阴刻纹样的木板夹住织物进行染内通过阴刻成沟状的凹进部分注入染液,或将缚住的夹版色。染色时,木板的表面夹紧织物,染液无法渗透上染;而和织物直接放入染料之中,印染出或对称或不对称、或彩阴刻成沟状的凹进部分则可流通染液,随刻线规定的纹样色或单色的织物。染成各种形象来。待出染液后释开夹板的捆缚时,便呈现历史上,

6、随着经济背景的改变、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1]出灿然可观的图案”。从夹缬成品的存在样式来看,根据材料技艺的变化,不论在样式上还是在功用上,夹缬都出印染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色和彩色印染、对称和不对称现了很多变化。倡收稿日期:2008‐12‐20作者简介:李震(1976-),男,江苏南京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2005080)92地,印染工艺相当发达,夹缬也是当地出产之一。唐文宗二、清代以前夹缬在浙江的历史大和八年(834)的寒食节,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枟翫半开花[7]有关夹缬的文

7、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宋代高·赠皇甫郎中枠中有“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的诗句。承枟事物纪原枠引唐代袁郊枟二仪实录枠说夹缬“秦汉间有枟新唐书枠中记载:“帝尝幸其(韦绶)院,韦妃从,会绶方寝,[2]之,不知何人造。陈、梁间贵贱通服之”。五代马缟枟中华学士郑絪欲驰告之,帝不许,时大寒,以妃蜀缬袍覆而[8]古今注枠亦云:“隋大业中,炀帝制五彩夹缬花罗裙以赐宫去。”据考证,这里的“蜀缬袍”即为夹缬制品。此事发生[3]人及百僚母妻。”虽然古书中记载夹缬的历史较早,但是于唐玄宗之后的德宗年间,是故可以推论,唐代夹缬的生今天能看到的流

8、传下来的真正的夹缬实物则是唐代的作产已经由浙江逐渐传布于四川等地。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品,如敦煌彩塑菩萨所着的夹缬彩装,收藏于新疆博物馆、体现了夹缬的兴盛。另外,从应用途径来看,中古时期的[9]28-29大英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的各种夹缬成品等。夹缬用途相当广泛,有“用缬系扎发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