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

ID:38270561

大小:174.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9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_第1页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_第2页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_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9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NO.19.2009(总第130期)Chinesehi-techenterprises(CumulativetyNO.130)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林强,梅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07)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在被信息化社会所同化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和小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居民生活品质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历史街区与城市格局的联系,造成城市文脉的延续在流失。改造城市历史街区,是对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文章阐述了成都市宽窄的改

2、造中,运用整合空间,功能重构和文脉延续的空间改造途径,这些改造途径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来混杂的空间结构,使宽窄巷子充满新的街区活力。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空间营造;成都市宽窄巷子;场所精神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84-03一、历史街区的改造的改造借鉴的是上海“新天地”历史文化的改造模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在对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保式———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护基础上的一种开发性行为,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特有的历史建间模式的转换。公共空间的筑遗存,在城市发展中营造富有独特地域感、历史感的城市空嵌入是在某一种功能的地区间,让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

3、格局中充分发挥适应时代发展的作引入另一种功能或是在某一用。类活动地区引入另一类的活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历史建筑作为历史遗存的实体往往动。空间模式的转换是通过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建筑是以三维呈现的实体,也以三维围对空间组织结构的转换,彻合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维度———时间,历史街底改变空间组织的模式。如区则表现出其在城市中独特的地域风貌。这种历史感不是建筑图1所示:与建筑年代或者与建筑形式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空间的营造四、宽窄巷子的空间来让人们感受到历史街区在时间与空间中存在的意义。整合途径二、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途径宽窄巷子的空间整合经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营造针对的不仅是建筑和街

4、道空间,图1宽窄巷子布局过了街区形态的保留,街道还包含了功能空间及场所精神空间。因此,城市历史街区改造空间尺度的提炼,街道空间层次的完善,街道界面的丰富。中的空间营造可由空间整合、功能重构、文脉延续来实现。其中(一)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鉴定了基调空间整合是基础,针对的是由三维实体围合的物质空间;功能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重构是变化,是让历史街区适应城市现代建设的途径;文脉延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续是提升,它关注的是居民对精神空间的渴求。“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的三、宽窄巷子的改造背景管理,奠定了安

5、静、悠闲的生活基调。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的八旗清兵的军营宿舍,宽窄巷子由营房宿舍慢慢与川西民居融合为一,民居内部宽巷子提供给军官居住,士兵混居在窄巷子。后来在历史的发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建筑构件如窗扇、雀替、展进程中,宽巷子慢慢发展成达官贵人居住的“高尚社区”,窄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巷子则成为平民聚居的大杂院。(二)街道空间尺度的提炼提供了宜人化的空间感受宽窄巷子在历史的积淀中慢慢暴露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两旁的建筑和院墙所界定,街题,原有的生活设施已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宽巷宽度内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而沿

6、街建筑为1~2窄巷子是成都历史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是成层,高度也在5~8米,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此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种空间尺度是从居住空间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人行其中,感受义。于是在2003年,成都市开始启动实施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到的也必然是宜人的尺度、生活化的空间。如图2所示。造,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成为成都的“第一会客厅”。宽窄巷子人在游憩活动中,在观赏景物时由于视点、视线和视角的-184-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由外面观赏古迹风貌时仰角质而更具有吸引力。45°为欣赏景物细部的观赏视角;仰角27°为欣赏景物最为清另一

7、个用于功能重构的是街道的边缘化空间,边缘空间不晰的观赏视角;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仅是区分边缘的因素,同时是塑造空间形象、表达空间存在含貌的观赏视角。在宽窄巷子中,游览视角大约在30°~45°,这义、营造场所认知氛围的要素。宽窄巷子主要利用了檐下空间个角度在观赏景物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帮助游人将视和实墙边缘空间。这是充分发挥了这些空间的公共性。在原有线吸引到建筑上,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