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ID:38268658

大小:123.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_第1页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_第2页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_第3页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_第4页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如何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是多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德育的改进更迫在眉睫。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更好的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中小学实际情况出发,将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一、基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意义1、二者结合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国际教育基金会的有识之士指出: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艺术与文化的新表现方式,使教育更有条件、更有机会去开发人的巨大潜能。然而这种潜能被开发出来后,既可能造福于社会,有可能祸害社会,关键取决于人

2、格的力量。由此可以说,人格教育的确比才能教育更有优先性和根本性。要保重世界的繁荣昌盛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为这种发展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我国也有学者指出:唯有在教育中获得核心地位,我们才可以说,教育在实践着现代化或在走向现代化。培养健全人格是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根据社会需要和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将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二者在内容、方法、途径上的优势互补,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将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2、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工作首先,二者结合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德育有两种功能:一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二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功能。传统德育只注重满足社会

3、需要,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结果造成老师讲的学生不爱听,学生想听的老师不讲,这是造成传统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要根本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与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以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为目标,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教育者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脉搏。只有二者实现有机结合,使德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德育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二者结合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德育中,教育者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

4、有损于人格尊严的教育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就不会斥责学生“你真笨”,“你好不了”,“瞧你这副德性”。传统教育常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视为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孩子,孩子有孩子的身心特点,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大多是心理问题。确立这样的观点,教育者就不会把学生的违纪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品行差”;把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说成“不能和同学搞好团结”……再次,二者结合有利于丰富德育方法和改进德育方式。传统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教育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德育,

5、如:宣泄法、疏导法、角色扮演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从而丰富了德育的方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部分教育者改简单粗暴的方式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总之,二者结合能使传统德育焕发新的生命活力。3、二者结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在我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保持价值中立”等观点,这种观点容易重蹈西方某些国家的旧辙。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这种倾向。因为道德本身就规范制约人的价值倾向,道德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价值教育。二、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教育者要确立整体的观点首先,要用整体的观点看人。从客观

6、上讲,人是一个整体,人的整体素质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面构成。其中,生理素质处于基层,心理素质居中,社会素质处于上层。三类素质虽然处于不同的层面,但并不是各自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三类素质的完整结合,才能构成完整得人格。其次,要用整体的观点看教育。人的整体性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性。教育要协同各种力量为人的整体发展服务。从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来讲,各自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二者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由此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

7、映着人的心理问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品质的密不可分。2、用教育目标统领教育内容与方法从宏观上讲,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基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达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结合。也就是说,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从微观上讲,要围绕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例如: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一方面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