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ID:24740382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舒宁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中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既从理论上探讨它们的关系,乂在教育教学实践上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使学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牛.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中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乂有联系。只有既从理论上探讨它们的关系,又在教育教学实践上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

2、,使学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一、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1.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木职能都是“育人”,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德育教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岀来,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3.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无论

3、德育教育还是心理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等教学原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二、当前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日常德育的方式陈旧落后。由于传统德育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道德教育思想陈旧、理念落后。在日常德育中表现为:长期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缺乏启发;长期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长期以课堂为主,忽视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结果使得道德教育日趋僵化,缺乏创新。1.期望值过高,内容泛化。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教师,对学校德育都

4、抱有过高的期望,企图通过德育去完全解决中学生身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期望通过德育使学生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明确的法纪意识、健康的身心……这就使得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不断泛化,严重阻碍了它自身应有作用的发挥。2.人格教育有待重视。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常常有下列不良表现:第一,冷漠无礼,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第二,平淡庸俗,容易满足,胸无大志。第三,浮躁冲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第四,不求上进,认知需求缺乏,没有独立创新精神。以上这些表现,都是由于在

5、德育中不重视人格教育所造成的。它以“反面教材”向我们警示了重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冇待加强。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制度保障,在人员、费用、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刚性的制度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0前还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学校办学条件,因而随意性、主观性较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4.工作模式和工作体系尚待完善。B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采用的比较多的是“心理健康课教学心理咨询教育活动”三结合的模式,运行的是以“预防”、“适应”为主的工作体系。既没有通过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奋心理问题的学生,进

6、行奋的放矢的重点关注和跟踪观察,又没奋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消除心理危机。三、处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1.心理问题德育化。它是指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因为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又缺乏心理健康知识,不能准确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笼统地当成德育问题来看待。例如,把学生个人动机、兴趣等心理问题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甚至将本属于心理障碍范畴的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来处理,导致学生产生对德育的心理逆反。1.德育问题心理化。误以为传统的德育己经过吋,片

7、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手段取代传统的德育模式。2.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在一些学校,尽管成立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阻碍或教育观念的冲突,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各行其是,一方面是德育工作者的空洞说教、形式主义行为盛行,劳而无功;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疲于奔命、孤掌难鸣,心奋余而力不足,形成彼此孤立、互不往来的局面。四、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1.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教育既是德育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和其他教育工作所需要的。首先

8、,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培养学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激活艽内在需求,在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