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ID:3825062

大小:157.5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1-24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_第1页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_第2页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_第3页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_第4页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深圳市中医院陶加平一,认知与认知治疗的概念认知过程是由个体的感知觉、思维、注意和记忆活动所组成,是精神活动中最复杂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可分为:①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②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③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的特征:①多维性:瞎子摸象、横看成岭侧看成峰;②相对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③联想性:情人眼里出西施;草木皆兵;④发展性: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⑤先占性: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井绳与蛇;⑥整合性:格式塔。认知-行为治疗是70年代所发展起来

2、的一类心理治疗,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上直接改变病人的认知歪曲或思想上的习惯性错误;治疗形式是积极主动、定式化和限时、短程的;治疗的策略是言语交谈与行为矫正技术相结合,用来帮助病人识别、检验和改正曲解的概念,通过对“此时此地”心理和境遇问题的比较,以及恰当的思考问题方式的应用,使得病人在症状和行为方面得到改善。二,认知-行为疗法理论的形成1,心理治疗理论方法渊源:源于古代的巫术,18世纪~19世纪:催眠术。提出动物磁力学说

3、解释催眠术的机制,使心理治疗初具形式。19世纪~20世纪的前半:弗洛依德精神分析法。20世纪50年代:行为疗法兴起,成为与精神分析相抗衡的第二大心理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各种心理治疗达250余种。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是在经典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式上逐步改良和发展起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疗程持续数年、采用躺椅形式的长程精神分析和疗程不超过半年、手册训练指导的短程动力学心理治疗两大类。该疗法重视早年生活经历挫折对目前问题的影响,干预主要是通过帮助对过去冲突的了解以及对潜意识动机的内省,产生人格上的

4、改变。该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和性心理障碍。行为治疗是基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来认识和处理临床问题的一类方法,它强调解决问题,针对目标和积极面对未来,对病人的病理心理及有关功能障碍进行行为方面的确认、检查,以及对有关环境决定因素的分析;然后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订干预的措施,旨在改善病人适应功能的质量和总体水平。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生物反馈法;行为阻断法;行为塑造法;全身松弛训练;自信心理训练示范法等。2,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形成渊源认知-行为疗法始于

5、50年代末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新理论、新方法而获得人们承认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却是在70年代。首先是马霍尼、梅钦鲍姆、霍伦和肯德尔先后出版了以认知-行为疗法为题的专著;其次是一些在心理治疗圈内颇具影响的人物,如贝克、马霍尼和梅钦鲍姆等公开表明他们是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家,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三是以马霍尼为主编的,旨在“推动和交流有关在调节和适应过程中认知的理论及研究”的杂志《认知疗法与研究》创刊(1977),使得研究者和治疗家们能在这一定期出版物上就有关的理论问题和治疗实践进行交流和探讨。美国学

6、者贝克根据其对抑郁症的多年研究,在70年代后期提出了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认知理论。他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例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以及不能妥善地区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等等”。他提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从80年代至今,治疗家们一方面把各种治疗模式运用于临床实践,尝试去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用临床实践的结

7、果来对治疗模式进行检验、修改和扩充。他们所得出的结论表明,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不但优于行为疗法,而且也优于除行为疗法以外的其它各种疗法。认知治疗不同于行为治疗,因为它不仅重视对适应不良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病人的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治疗也不同于传统的精神动力学治疗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而动力学心理治疗则重视即往经历,特别是童年创伤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即重视潜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行为疗

8、法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理论方面的新建树;第二是在解释和治疗具体的心理病症方面进行了探索。伯沃提出“联想的网状结构”,从单一的认知维度出发对情绪障碍进行解释的;约翰逊等分别提出的“多层记忆”与“相互作用的认知子系统”学说则是从认知的多维度来对情绪障碍加以说明。三,情绪障碍认知方法的理论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三层次理论):1,负性的自动思维(浅层、较易被察知):①自动出现、不经逻辑推理突现于脑内;②内容消极、常导致不良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