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ID:40928166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_第1页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_第2页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_第3页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概述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09应用心理一班李玥席佩玲熊俞胡婉玲张志鹏 摘要:引起失眠的原因除了社会、药物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其中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占主导地位。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行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很好的帮助病人改善失眠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具体的认知行为疗法,并对以后此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占人生命的1/3左右的时间,与人的健康、心理及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它使有机体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

2、展以及社会压力的急剧膨胀,人们却开始失去更多的睡眠时间,失眠已成为相当普遍的问题,其发生率在全球为30%左右。很多患者在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饱受失眠之苦,因此合理的治疗成为重点。除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认知—行为疗法1.失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概述1.1失眠失眠(insomnia)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指入睡和睡眠维持或睡眠形式发生障碍导致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是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睡眠障碍。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标准,IC

3、SD》中,推荐以进入睡眠障碍(DIS)和睡眠维持障碍(DMS)取代失眠。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失眠的定义是:①有入睡困难、保持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②至少每周3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③睡眠障碍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④没有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导致失眠。失眠会影响健康(如降低生命质量)、增加意外或损伤的可能性(如1979年美国三里岛事件)、降低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失眠导致的记忆力下降、白天犯困等)、导致消极情绪的发生(失眠往往会导致抑郁、焦虑等)。1.2认知-行为

4、疗法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它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改变患者的负性观念和不良态度,而代之以健康、有效的观念、情感和行为。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的治疗主要针对导致失眠长期的维持因素。通过进行健康睡眠卫生习惯教育和合理睡眠现念的建立,改变非适应性的睡眠方式,减少自主唤醒和认知唤醒,根本改正关于睡眠的不良信念和态度,达到治疗目的。2.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首先离不开对其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综合所有的研究,发现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

5、有以下几点:2.1错误的认知患者常有对睡眠时间的刻板认识,认为每晚必须迭到足够的睡眠时同。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个体时睡眠时间的需求具有明显差异性,睡眠质量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年龄和生理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睡眠时间需求。而且即使睡眠时间缩短,但只要能保证足够的睡眠质量,个体在觉醒后仍然能够得到充分恢复的主观感受。还有部分患者存在时失眠的归因偏差,认为主要是外界环境或自己身体某些未知痰病导致了失眠。(1)2.11负性的自动思维失眠患者常过分夸大失眠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包括对身体健康,日同

6、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方面的影响,认为失眠会对身体带来持续性的损害。2.12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和担心一些患者会过分关注和担心睡眠,对不能睡着的恐惧会提高日间和晚上的唤醒;一些患者一旦失眠,就可能固着于自己的睡眠,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考虑晚上能否睡好、怎样才能睡好等。这样反而加重失眠2.2不良的行为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夜间不睡就开着电视、玩游戏、上网、吃夜宵等;白天大量饮咖啡提神,为补偿睡眠午睡、早早卧床或早晨醒后“赖床”)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行为方式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因此,本文介绍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患者的治疗

7、。即CBT疗法。3.CBT的具体疗法3.1认知疗法 以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发现隐蔽的常常不被察觉的歪曲的不合理认知,并通过训练和指导来纠正人的不合理认知,建立新的更理性和现实的认知方式而达到消除症状,促进个体社会适应的目的。由于非理性思维,理想化和绝对化要求,违背了睡眠的自然规律,导致患者内心冲突、情绪上的紧张恐惧,对现有治疗失望和抵触,其行为后果是使得人体生理警觉程度提高,干扰大脑皮层对睡眠的自然诱导过程。即使引起失眠的原因已经解决,又可成为失眠的新的原因。从而导致失眠一恐惧一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使得

8、病情经久不愈形成慢性化。部分患者存在下列一些不合理的认知:①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②对造成失眠原因的错误看法;③过分夸大失眠的后果等。在识别负性自动想法后,同患者一道诘难错误观念,逐步矫正非理性信念和认知图式,用新的理念及行为代替过去不合埋的信念和行为,在认知领悟的基础上,融人睡眠教育,使患者建立起“自己能够有效应付睡眠问题”的信心。常用的方法有矛盾意向法和。3.1.1矛盾意向法治疗者让患者故意从事让他们感到害怕的行为,时间长久而患者又没有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