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

ID:38216256

大小:1.29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_第1页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_第2页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_第3页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_第4页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2008年12月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Vo.l22No.4Dec2008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121贺字典,孙焕顷,高玉峰(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河北秦皇岛,066600,2衡水学院生物系)摘要:从不同食用菌上分离到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拟康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哈茨木霉(Trichodemaharzianum)、桔绿木霉(Trichod

2、ermacitrinviride)、长枝木霉(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m)和非钩木霉(Trichodemainhamatum)。首次从白灵菇的培养基质上分离到了非钩木霉、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后两种是食用菌上木霉的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关键词: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中图分类号:S43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983(2008)04004105木霉菌(Trichodermaspp.)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植物体表面等不同生态环境中,虽然有些菌株[1,2]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寄生或拮抗作用,但部分木霉却是食用

3、菌栽培中绿霉病的病原,其侵染食用菌[3]的机制主要在于木霉可通过溶壁、缠绕等方式作用于食用菌菌丝细胞壁,给食用菌栽培造成了极大[4][5]的损失。现已有50多种木霉菌生物农药或生物菌肥进行了登记。PARK等研究了韩国平菇床上[6]的木霉种类,分别为哈茨木霉K1和K2型。GARY等比较了Agaricusbisporus上的木霉菌T.aggres[7]siveum的两个小种和T.harzianum的形态差别,程丽云等鉴定了危害福建食用菌的5种木霉,但河北省食用菌上的木霉种类尚未见报导。因此,本研究对河北省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木霉种类进行了鉴定,将鉴定结果作如下报道。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

4、源从河北省衡水、廊坊、石家庄、邢台和秦皇岛等11个地市食用菌栽培大棚中种植的平菇、姬腿菇、香菇、草菇、金针菇、白灵菇等食用菌受污染的菌丝体、子实体及培养基质上分离木霉菌株。共采集病害样品36个,其中平菇14个、香菇3个、金针菇3个、白灵菇8个、草菇4个、姬腿菇4个。从发病的食用菌菌丝体、子实体上或受污染的培养基质上挑取木霉的绿色分生孢子,用无菌水稀释成孢子悬浮液后,用移液器吸取100uL孢子悬浮液于PSA平板表面,用灭菌的涂布器在平板表面涂布均匀,待液体被完全吸收后,倒置平板,于25下黑暗培养。1.2木霉种类鉴定待平板上长出木霉菌落后,进行纯化,纯化好的木霉菌在25下生长4d,用5m

5、m的打孔器打取菌饼,置于PSA平板中央,25黑暗培养,逐日观察菌落形状、颜色等培养性状。待产孢后挑取不同部位的菌丝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木霉分生孢子梗分枝情况、延长枝有无、瓶梗形状、着生方式、大小及分生孢子形态[8~12][13~15]和大小等,按照Rifa,iBissett的分类系统和文成敬、徐同等对木霉种的描述特征进行鉴定。2结果与分析2.1木霉菌种类鉴定2.2.1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Rifa,iMyco.lPap.116:38.1969.1991)在PSA平板上,菌落生长快,产孢区成粒状或粉状,迅速由黄绿色变成暗绿色,可育的白色菌丝体突起成簇。背面无

6、色,气味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7220304);衡水学院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07018)。收稿日期:20080924;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12034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2卷不明显,有的菌落有些土腥味。分生孢子梗有规则的轮生呈金字塔状,次级分枝较多,直角伸出。瓶梗安瓶形或瓶形,基部变细,中部膨大,以大角度伸出,终极瓶梗长而细,通常3~4个轮生,偶尔对生,(3.5~7.5)m(2.5~3.8)m,分生孢子亚球形,倒卵圆形,大小为(2.7~3.5)m(2.1~2.6)m,壁光滑(图1)。菌株来源:采集于衡水、

7、石家庄、保定、秦皇岛、承德食用菌栽培大棚中的平菇菌丝体、香菇子实体、白灵菇和金针菇培养基质上。图1哈茨木霉(T.harzianum)的分生孢子梗分枝、分生孢子和菌落形态2.2.2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Rifa,iMyco.lPap.116:45,1969)在PSA平板上,菌落生长快,产孢区分散,但菌落中间有一圈明显的浅绿色产孢区,背面无色。气味不明显。分生孢子梗主枝分枝较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