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

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

ID:3820321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5

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_第1页
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_第2页
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浙东文化之“唐诗之路”浙东文化,源远流长。嵊州小黄山遗址、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说明,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到一万年,浙东的先人们已能建造土木结构的房屋,种植水稻,豢养猪狗。自晋代前,这里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中国山水诗在这里滋生;佛教“般若学”的兴起,标志着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而佛教“天台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流行鼎盛时期的到来;生活在越剡的王羲之,被后人推崇为“书圣”,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影响极为深远;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以天姥山为创作题材的山水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生;包括饮茶、弈棋、音乐、园林、造纸等在内的地域文化,

2、对后人的影响至今不衰。到了唐代,“千岩万壑”的浙东山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唐代诗人十分向往的精神乐园,有450多位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吟咏不绝,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使浙东一带成为唐诗发展中一个特异的地区。对于这一人文现象,“唐诗之路”是一个既鲜明又深邃的高度概括和归纳。“唐诗之路”是由浙江新昌(古剡县东部地区)当地学者竺岳兵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多次学术会议论证基础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专门在浙江新昌县举行了“唐诗之路学术

3、讨论会”,肯定了“唐诗之路”的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行文命名了“浙东唐诗之路”。此后,在新昌多次举行了以研讨“浙东唐诗之路”为重点的学术会议,浙东深厚的人文底蕴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肯定和赞许,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挖掘开发。学者们已形成一个共识:浙东唐诗之路可与河西丝绸之路并列,同为有唐一代极具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浙东唐诗之路”在社会各界迅速得到了公认,其原因主要在于“唐诗之路”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在于它的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它拓展了我们唐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并

4、可把唐诗与六朝遗风、山水胜景、社会民俗、佛道玄理、园林建筑、书画音乐等与文学有关的其他亲缘学科进行交叉、交融和综合探索。其次,浙东唐诗之路可与河西丝绸之路并列,同为有唐一代极具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唐诗整体性的渊源关系,因而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范例。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促进当代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这不但为古代文学研究,也为当代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古代文学研究应当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当代经济研究也应重视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身在“唐诗之路”上的我们。第三,“唐诗之路”已经为当

5、代社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光明日报》有题为《一项文学研究带动一方产业》,对此作了专题调查报道,其他诸多媒体也都撰文指出:“唐诗之路”对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优化区域环境、增加全民文化素质、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一条文化线路所具有的遗产价值在于: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遗产,它构建出了“唐诗之路”上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保护好和利用好这份民族遗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浙江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同时,把浙江建设成文化大省已成为上下普遍的要求。这一极为有利的客观环境,更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很好的结合。正如专家们

6、所强调的,这是一条文化品位很高的人文旅游和风光旅游路线。李白诗云:“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希望“唐诗之路”尽快从学术研究层面转化为现实的人文旅游产品,既能充实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也可使国内外游客和广大群众更真切地领受和欣赏唐诗的魅力,使唐诗更接近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