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

ID:38200276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1页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2页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3页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4页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摘要]自然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虽多处内陆山区,但每年受南太平洋的台风影响颇烈,俗民面对急风暴雨、飞沙走石、山洪暴发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于自然界中的冥冥万物特别是天地敬畏有加,形成了客家地区较独特的以天公、伯公为代表的天地自然的多神崇拜。[关键词]客家人崇拜自然多神原因客家民间传统信仰的对象范围的很广泛。既有日月、风雨、雷电、山川、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神;有君、亲为代表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师)神灵系统,以及圣贤

2、、英雄为代表的伦理政治神和社区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客家人对自然神和巫术的崇拜来剖析客家人的神崇拜的特点及其原因。在中国的自然崇拜里,“天”被认为是自然物和自然力量生长运行的空间,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行焉”,是得到普遍认同的观念。客家人视天为至高无上的神灵,是众神之神。客家人称天为“天公”、“天神”、“天神爷”、“玉皇大帝”等,天公崇拜是客家地区普遍流行的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客家地区虽然也有“玉皇庙”一类祭祀天帝的宫观坛庙,但此类庙宇不仅数量少而且去敬拜的人也少,香火

3、不旺,更多的是民间祭拜天公的习俗。民间“拜天公”多在露天举行,比如家居门口、庭院天井,或摆设供桌,或撮土焚香。但也有人逢“天公生日”(正月初九日)到宫观坛庙参加烧香或“斋天”仪式。客家地区的天神是没有塑像的,人们拜天神用红纸或红木牌写上神牌供奉。他们认为天神高居天界,人均无法看到容貌。因此,不能为天神塑像。此外,闽西地区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天公崇拜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多撮土焚香或对天公炉行祭拜之礼,而后者则兼用天公炉和天公灯代表天公。客家人从年头到年终,都有拜天公的活动。每年除夕零时开始敬天公;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正月十五“许天神”,即在神前许愿,

4、祈求老少平安。正月二十日是“天穿日”,“天穿”源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天穿日”是客家人的休息日。是日,农民、工人和店员都放假一天。谚谣云:“天穿无嬲苦到死”、“天穿无嬲做到死”。客家人无论拜任何神灵,必须先拜天公。如到庙堂拜神,要先向门外拜天神;拜见伯公要先向门外拜见天神;扫墓时要向坟堂外拜天神,然后祭墓。在婚嫁时,也是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官府方面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县以上的建置均设立社稷坛,举行春秋两祭,仪式非常隆重。客家人对于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崇拜转化为保护神的崇拜。“伯公”是客家地区对土地神特有的称号。据介绍,“伯

5、公”是封号,中国古代爵号有“公、侯、伯、子、男”五种,“伯”为其中一种;“伯公”也是敬称,如“老伯伯”、“老公公”都是对老者的敬称。闽西客家地区对土地神的特殊称号还有“公王”、“福主”、“把境公王”等。当人们踏入闽西客家住地,在桥头、路口、村口、水口…等处都可见到约一立方米的小庙,在粤东北地区则既有小庙,也有大庙,客家人称之为“公王”庙。小庙内有的只有一块石碑或木牌,或一张红纸,或一块石头,客家人称之为“伯公神位”。大庙内往往供奉一尊或三尊、五尊。分别穿文武朝服的偶像,俗称“公王爷”。无论是伯公还是公王,他们的职能都是一方的保护神,只是管辖的范围大

6、小不同,称谓不同而已。管辖范围大的称为“公王”,管辖范围小的称为“伯公”。客家人的住宅内,处处是“伯公”神位。如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室外田野则有塘头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对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公则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伯公生日”。虔诚的人家要给各处伯公上香、敬茶。办三牲、果品敬祀“公王”、“社官”。有的地方还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作福”祭典,在春季的“作福”祭典中,人们向“伯公”祈福、许愿,到了秋季

7、则要向“伯公”完福、还愿。客家人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抗御乏力,因此到处设立“伯公”庙寄望神灵保佑。客家人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祭祀伯公。如每年农事之始,首次下田时需要备果品、香烛,在路边或树旁祀奉土地伯公。造屋时,先祷告土地伯公,祈求新屋建成后人畜平安。客家人的伯公崇拜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第一,有灵验的神明可充当土地神。如梅州客家地区以“三山国王”为“公王”,称三山国王庙为公王庙,详见后文。又如福建上杭南阳乡有“白马公王”,每年正月十一日有“迎白马公王醮会”。据宋修《临汀志》、清修《宁化县志》、《清流县志》等载,福建民间信

8、仰至少有五种“白马神”,俱以灵验名。第二,某自然物也被认定为“伯公”,自然崇拜同伯公崇拜合而为一。在客家地区,常见百姓认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