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综述

产业转移综述

ID:3819379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产业转移综述_第1页
产业转移综述_第2页
产业转移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2011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

2、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实际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谢丽霜,2005),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际上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提出了雁形学说(KanameAkamatsu,1937)、产品生命周期(RaymondVernon,1966)以及边际产业扩张(小岛清,1978)等产业转移经典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Dunning(1988)则从产业转移的微观

3、层面入手提出了OLI范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复杂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向产业转移效应(MariaSavonaetal.,2004;Kirkegaard,2007)、全球生产网络(DieterErnstetal.,1997)、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DieterErnstetal.,2002)等方面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分析向统计计量、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转变。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产业梯度特别是产业技术梯度(谭介辉,19

4、98)、推拉力(魏后凯,2003)、竞争优势(陈刚,2001)、集成经济(石奇,2004)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李小建,2004)等要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梯度转移(夏禹龙等,1982)与反梯度转移(郭凡生,1986)、网络型产业转移(赵张耀等,2005)等转移模式。在产业转移效应方面,国内学者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存在产业结构互动升级、技术溢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水平等正面效应(张公嵬等,2010),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如产业空心化(潘未名,1994)、技术依赖(

5、余慧倩,2004)、污染转移(胥留德,2010)等。另外,还有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经济空间结构影响进行了研究(刘卫东等,2007)。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看,产业转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战略与政策等几个方面(陈刚等,2006),更多地是从定性角度研究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及其效果,而较少关注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研究。虽然有关产业转移定量测算也有少量研究,如MariaSavonaetal.(2004)根据区位熵原理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指数(Intern

6、ationalRelocationofProductionIndex),并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与意大利产业发展的相关关系;张公嵬,梁琦(2010)根据各区域产业销售产值,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与产业的绝对份额三个指标综合测度了中国产业的转移程度。但是上述研究只是得出了产业转移的相对程度,不能给出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而且运用总产值的变化并不能全面刻画产业转移,因为没有考虑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本文则试图考虑区域间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转移定量测度模型。然后在中国1997年和2007年区

7、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对中国1997—2007年10年间主要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算,由于这十年间正是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出台的10年,因此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完善产业转移定量研究方法,而且有助于从实践上定量回答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产值或贸易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间产业转移,但在实际中要明确区分产业转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随着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赵张耀等,2005)的出现,严格区分产业转移更为复杂。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张公嵬2010产业

8、集聚变迁是产业空间位置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利用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和产业的绝对份额三项指标相结合,观测其年度变化,以测度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结果发现,从2000年开始,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并且在2004年以后呈现加速趋势;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2006年以前一直向沿海地区集中,直到2007年向其他地区转移才始露端倪。以“单位劳动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