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

ID:3818558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_第1页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_第2页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_第3页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_第4页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阳能如何应战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如何迎战2011(二)  展望2011,很多的企业感觉形势不甚明朗,质疑、纠结与困惑,五味杂陈,对经销商和团队还得表现出一番信誓旦旦的样子给大伙大气,企业经营者很累,甚至很多经营者想着放弃再在这个环保的绿色行业发展。  对于2011年的太阳能市场,笔者认为还是比较乐观的。  1)需求:  行业整体的市场需求还是增加的,房地产等市场的火爆势必对作为相关产业的太阳能行业产生连带效应,第一批的太阳能热水器消费者其产品已经到了进行替换的时候,农村市场很多的居民还没有装上太阳能产品,

2、市场覆盖率不高,还有很多机会。另外,各行业对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的需求激增,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角度,农业、工业、畜牧业以及服务业都开始对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产生好感。行业市场容量虽然是增长的,胆识需求结构上可能表现为是工程市场飞速增长,单机市场增速会相对减缓甚至出现区域性止步不前。  2)政策:  从国家宏观政策上讲,国家继续对节能减排工作、新能源行业发展予以重视,并调拨紫金予以相关支持,家电下乡政策还在延续。在区域政策上,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针对性的鼓励性政策,如北京市出台的“本市新建两限房、

3、普通商品房和现有住房大规模安装太阳能,市发改委将对前100万平方米给予补贴”,据报道该补贴资金达2个多亿,可见其力度。  那么,作为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来迎战2011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1.研发创新  多年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可见科技创新是多么的重要。很多业外人士很鄙视太阳能行业和从业者,说什么太阳能产品是很低级的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满大街都是!笔者曾经的一个客户曾经说自己从来不说自己是做太阳能的经销商,怕别人笑话!不知业内人士听到

4、对行业这样的评价作何感想?  其实不是这样,虽说太阳能在怎么走高端也不太可能成为一种代表金钱与地位的奢侈品,但是仍有很多值得去提升的空间。太阳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现在很多人不用主要是基于太阳能热水器不能像即热式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那样即时、稳定、可视化、应用自如,倘若我们应用科技的创新,注重研发,能解决“冬天好用,四季好用”、智能化、大容量以及热水即时性供应等行业难题,再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一些人文、时尚等元素的品牌注入,挂起一阵“太阳能时尚风”  也并非不可,而这些的实现必须是基于我们的光热利用

5、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010年行业产品,很多企业2010年的年会上都推出了新品,悉观这些所谓的新品,除了行业品牌企业的新品还有点“新”,其他的几乎就是“新瓶装旧酒”——一样的货!这样的路子走不长,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要想抗火炼自己必须是真金才行!  在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太阳能产品的主要衡量指标集热性能、保热性能等在全国进行的样本抽检,结果有近十家企业的产品不达标,登上了黑名单,其中还有几个是家电下乡中标企业。据相关文件2011年国家相关部门将会出台针对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能效等级标准并予以实

6、施,这将对很多的企业构成一个门槛,产品不达标或者能效等级低的话不但在市场上没有产品优势,还有被禁止进入市场流通的危险,倘若企业再不进行产品技术的研发创新与质量的提升将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  2.品牌建设  品牌等于定价权!或许真应了中央电视台的传播语“相信品牌的力量”,品牌在企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能使企业的“势”场的作用得以发挥,不但能增加企业的定价能力,还增加终端导购的议价能力,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现在很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总是言必称品牌,其实呢自己充其量就是一个杂牌,没有积

7、累何谈品牌?每个企业都喜欢讲自己是品牌就好像大街上的每个女人认为自己是个美女一样!其实品牌建设的道路是蛮坎坷,品牌定位不当就会左右摇摆,不会产生品牌积累,还是不能成为细分市场的市场代表,花的银子不少,到头来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关于品牌的建设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应该做的事情,小企业要做的是生存下来,活下来,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品牌建设初期是很难的,品牌打造是需要花银子的,企业得还得盯住销售的压力。如若不然,就像很多企业品牌没建成倒把公司弄垮了。  对小企业来说,品牌建设不是最好的

8、路子,其所需要的是靠“网络支撑销量”“促销支撑抢量”,最后自己的销售回款才有量,完成市场布局之后精耕网络才能出现品牌,没有那个企业是不精耕网络而突成品牌的。  相对大一点的企业,由于自己市场部职能的短板,很少企业的市场部能够有效发挥其品牌建设的职能,市场部往往是“事场部”——鸡肋一块,于是又开始找专家、专业的咨询顾问公司等第三方“外脑”来搞。专家、咨询公司不是万能的,很多第三方咨询公司正如营销活化石韩锋所说的企业培训师市场一样——鸡多鸭少,据笔者的一个朋友了解某几个企业都快被这些所谓的“砖家”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