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的思考

底特律的思考

ID:3818437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底特律的思考_第1页
底特律的思考_第2页
底特律的思考_第3页
底特律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底特律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底特律的思考过河最便利的就是架桥,但架桥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时间不等人,当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一条船。造船也不容易,于是就借船和租船。但借船和租船的同时,不能不造船,造船的同时不能不建桥。因此,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建设,引进技术可以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合作开发可以达到造船的目的,但是自主开发才是建桥的根本。   1月7日~23日,底特律迎来了第100届北美国际车展。面对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摆出强大阵容,展出最新产品,展示最新汽车技术。包括用新颖的展台布置形

2、式展示其最新产品,吸引用户关注。并向竞争对手亮剑。尽管总部设在底特律汽车城的通用、福特,以及戴-克集团下的克莱斯勒这三大汽车公司,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都面临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财政巨额亏损,并不得已大量裁员的窘境,但他们仍不惜斥数千万美元巨资布展,并接二连三推出新车型,以彰显其成为汽车市场霸主地位的信心和决心。长丰集团作为在底特律北美国际汽车展100年来第一家正式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携两款SUV、两款皮卡新车型,和湖南大学钟志华校长发明的菱形概念车,在密歇根大厅亮相,主办方将此次车展的开幕式也

3、设在长丰集团的展台旁,以引起世界各主流媒体的关注。   在此届车展上,长丰集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上千名记者的关注,并使长丰集团成为记者对底特律北美国际汽车展竞相报道的对象。有媒体评论“中国来了,底特律为什么担忧”;有的认为这不过是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年产10万辆车的企业来搅局,不必大惊小怪。也有媒体提醒,不要忘记当初日本本田进入北美市场和韩国现代进入美国市场的情景。当初,美国三大巨头的傲慢和不在意,导致今天美国三大汽车集团节节败退,现在竞争的触目惊心都始于当年的掉以轻心。还有的说,今天的美国

4、市场已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欲进入的新企业,尤其是中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产品想进入美国市场谈何容易?我们还看到、听到这样的评价:长丰集团参展车型除猎豹CS6和猎豹皮卡C5比较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外,其他的车型从外观上看都很怪异。当然也有人说,怪异就代表创新。无论大家怎样评价长丰集团和我们的参展车型,我相信,有一句话,在大多数记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长丰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北美市场。《底特律新闻》的一名记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长丰集团宣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打入北美市

5、场,2.5万美元左右的SUV和皮卡,以及吉利不到1万美元的轿车,还有克莱斯勒寻求奇瑞代工,所有现象都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来了!   为什么长丰集团要在底特律车展100周年之际正式参展?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在作秀?我们可以回答“不是”,也可以说“是”。大家都知道,底特律这个百年汽车城,它的“水”有多“深”,“道”有“几何”,长丰集团到底特律参展是否有“班门弄斧”之嫌?我们的回答也可以说“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参加这次车展,我有几点感受: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不等于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

6、展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达到700多万辆,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突破21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但我感觉,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不等于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毋庸讳言,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不但没有走向低迷,反而发展得很好,尤其是这几年的井喷行情与全球汽车市场不太景气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但仔细分析一下,在快速发展中,外国品牌汽车中国造,占据了乘用车绝对的比例,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件事。中国汽车企业赚了点血汗钱远远小于外国企业赚得钵满盆满   我国汽车

7、行业这些年在产量、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这里主要说合资企业的中方,挣了一点钱,却远远小于外国企业挣得钵满盆满。大家知道,汽车市场的井喷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汽车企业的营业收入大增,当然,营业利润也大增。但也给许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即只要造汽车就能赚大钱,殊不知,在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的同时,中国汽车业所付出的高昂代价。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衡量:   中国汽车企业利润(合资企业)=营业收入-技术转让费用-(KD件成本+KD件利润)-中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合资企业)-税收   通过这个

8、公式,大家可以看到,外国企业拿走了技术转让费(包括入门费和提成费)KD件成本和KD件利润。   丰田是当今世界精益生产最好的汽车生产企业,它的营业利润率在7%左右,我们所要付出的技术转让费,一般技术提成费是3%。KD件成本和KD件利润也被国外企业拿走,所以比如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尤其在产品研发技术上、电子控制技术上,在专利和专有技术上,可以说,我国合资企业的中方都付出了高昂代价。成本优势就是自主品牌的优势?   成本优势是否就是自主品牌的优势?我们经常认为,现在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成本,但要看到,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