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侍坐教案

四人侍坐教案

ID:38170472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四人侍坐教案_第1页
四人侍坐教案_第2页
四人侍坐教案_第3页
四人侍坐教案_第4页
四人侍坐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人侍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3-12特级教师公开课上课教案语文组崔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教案】教学目的:初步了解孔子的理想和教学特点教学难点:孔子理想的理解教学方法:通过活动和讨论,达到逐渐理解的目的第一课时:疏通文意:学生分作三个小组,分工完成课文及相关链接文字的翻译,然后派代表为全班作讲解。讲解要求:第一,翻译自己负责的段落;第二,提醒本段要注意的实词、虚词、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介绍孔子及《论语》(见PPT)周末作业:一、随笔1、用课文原文说出四个弟子的“志”各是什么,用的自己的话解释四人各自的整理理想。2、评价一下孔子为何“与”点?由此看出孔子是怎样

2、的政治主张?3、四个弟子所说的“志”与孔子的人生理想有什么关系?二、课外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优化”P79)三、写出自己阅读课文之后的疑惑和问题学生问题汇总:1、畅所欲言时的自谦难道不是一种虚伪、不应当提倡吗?想要治国所以有霸气难道不对吗?(高0707袁梦荷)2、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或多或少涉及作官问题,但曾皙之言表面上却毫无此意。他是真的不愿作官,还是希望那是他作官后给百姓创造的生活呢?(高0707李金雪)3、文中说曾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莫非古人聊天还要伴奏?(高0707邓阳雪)4、“夫子喟然叹曰……”既然孔子赞同曾点,为什么要叹气?

3、(高0707邓阳雪)5、题目的人名顺序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第一句正文相同,但与人物回答问题的顺序不同。编者为什么不按回答的顺序来编制题目呢?(高0701何仕)第6页共6页2009-3-12特级教师公开课上课教案语文组崔琪6、为什么文章结尾处是曾皙问孔子对其他三人回答的看法?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曾点的回答是孔子赞同的,其他三名弟子的回答没被认可,应该是这三人中的某人向孔子询问“我的回答没被赞同和为什么曾皙被赞同”才对啊?这与四名弟子的性格有关么?(高0701何仕)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分角色朗读课文,以明确理解四个学生各自所述之志,重点理解:

4、1、曾皙之志的内涵2、四人之志的相通之处二、课堂讨论探究,以明确孔子的理想重点理解:1、孔子“与”点的理由2、孔子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动作、神态和谈话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志向和性格特点?PPT展示志向性格子路强国有勇知方直率自信冉有治小国使足民谦逊谨慎公西华学礼仪治邦国谦恭有礼曾皙优游太平盛世洒脱从容曾皙“异乎三子之撰”,三子之撰共同点是什么?“撰”在《辞海》中解作“善言”。三子之撰的共同之处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前三人讲的都是治国安邦之事,为何孔子“喟然叹”、为何“与”点?“喟然”叹气的样子——心事被说中

5、、理想有共鸣,所以叹。(喟然叹曰在《论语》20篇中,共出现两次。一次是孔子叹曾点——“圣叹”;一次是颜回叹孔子——“叹圣”)补充讲解:朱熹《四书集注》:“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息。”第6页共6页2009-3-12特级教师公开课上课教案语文组崔琪曽皙言的志,抒发的是春风沂水,歌咏舞雩的情怀,实际上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是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曾皙的志符合儒家以礼治天下的理想。儒家所说的“礼”指的是什么呢?(补充)材料一:《论语·颜渊》有记:“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

6、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曾皙所言之志,就是儒家的理想。在《论语》中,还有一段言志的记录,是孔子与颜渊、季路的对话。当两人各言之志后问道夫子的志,孔子这样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人人各得其所安居乐业,这是太平盛世才能做到的。所以说曾皙的志与孔子的志是契合的相同的。思考:孔子对三个弟子之志做怎样的评价?认为他们都说的是为“邦”之事,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能感到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觉得他低估了自己,认为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对子路为何“哂”之?治国应有礼,但子

7、路的态度却“率尔”(其言不礼)。深入阅读过渡语:以前我读《论语》觉得它既然是记录的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那么读的时候,只要认真读“子曰”部分就可以了。在经典重读的日子里,突然悟得《论语》作为一部经典,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读,即使记录的是弟子的言论,也同样表现着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于是我有了这样的发现,四人所言之志,并非自说自话,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探究一:重读经典,发现四人所言之志有着内在联系,你能说说内在联系是什么吗?四人讲的都是济世安邦的问题。前三子之志是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要抓军政、抓经济、抓礼仪。治国的结果是社会和谐,人人幸福。板书: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

8、(孔子)志:强富礼乐治:过程目标仁第6页共6页2009-3-12特级教师公开课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