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69827
大小:183.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本科生+《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课程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法规与伦理》课程提纲与要求(2011年8-12月)教师:卢家银Email:jylu@cyu.edu.cn办公时间:星期三下午1:00-3:00或另约办公室:办公楼711室一、课程介绍这门课程旨在介绍与新闻传播活动相关的各类法律规定,探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厘清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各项法律关系,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传播活动息息相关的法律规范,树立法律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与专业素养。本门课将在一种中外比较的视野中,努力勾画两大法系下的主要国家在处理传媒与国家、传媒与社会、传媒与公民三大关系中的异同,尝试为学生介绍新闻传播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在
2、鼓励学生批判思考、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新闻法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学会用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传媒立法与司法活动,初步形成具有较高法治理念和职业道德感的专业认同,并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支撑与启发。二、阅读材料(一)教材1.孙旭培:《新闻传播法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二)辅助阅读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蔡文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三)拓展阅读每个专题之前或之后,老师会列出1-3篇阅读材料(书籍章节或论
3、文)。1三、课程要求1.出勤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学这门课程,但本门课要求所有同学全部出勤。如果有同学因为生病或其它不可控的原因而无法上课,你必须及时向课任老师请假(要求是在上课前12小时),请假方式可以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等。如果确实有极为特殊的情况而未提前请假,则必须在课后尽快向老师解释未能请假的原因、并补假。虽然我不会在每节课都点名,但是我如果在课堂交流中发现有同学缺席,我将做下记录,并减去你相应的成绩。上课缺勤一次,从所得平时成绩中扣除10分;上课缺勤两次,从所得平时成绩中扣除30分;上课缺勤三次,从所得平时成绩中扣除50分;上课缺勤四次,平时成绩计为30分;上课缺勤
4、五次,平时成绩计为10分;上课缺勤六次及以上,平时成绩计为0分,再从总分中扣除40分。在本门课中,出全勤的同学,平时成绩将获得20分的加分;如果在平时成绩中无法加分,则可以总分中一次性加10分。2.阅读在这门课中,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非常重要。阅读有助于课堂讨论和深度参与。每位同学(包括重修的本科生和选修的研究生等)都应当认真阅读教材、辅助阅读书籍和老师课前所提供的论文等材料。我所讲授的每节课都是建立在同学们已经阅读了相关材料的基础之上的。而拓展阅读是专门为想对每周的讲授话题做深入探讨的学生所作的准备。能够按要求及时阅读完相关材料的同学,将会获得平时成绩加分的机会(加分额为1
5、0-20分)。3.参与这门课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学们的参与程度。本门课在课堂内保障言论自由,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发言和展示等环节,不必害羞和胆怯,勇于就争论性话题提出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但须在争论中坚持礼貌、平等、理性和不进行人身攻击的原则,以不违背法治与道德为底线。2为了鼓励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课堂学习,本课程将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分为13-14组,每组约为2-3人。班级分组的事情由所在班级的学习委员负责协调,采用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围绕与新闻传播法(或传媒伦理)紧密相关的某个案例或事件,合理分工、协作,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搜集、
6、分析材料,做好PPT,准备30分钟左右的课堂展示(汇报)。小组所有成员均须发言,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发言过程中,应有被老师和同学打断或提问的心理准备。在小组汇报结束之后,将由其他同学提问、质疑和讨论,时间为10分钟,最后课任教师将根据情况给予建议或评价。各个小组的发言次序,可以在学习委员的协调下自行完成,然后将发言周次排序表交予课任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或提出创新观点的同学,将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或在所得平时成绩中增加10-20分。4.课程论文本门课课程论文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阅读材料,并提供机会为大家扩展阅读、延伸思路和开始自己的学
7、术研究。在本门课中,每位同学都必须在本学期内完成1篇课程论文,论文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不包括中英文摘要和注释等)。其中,注释或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个(且网络文献不得多于3个)。课程论文须打印在A4纸上,交予课任老师。以电子文件上交定稿和未按时上交者,不予评分。这篇论文要求错别字等不超过3个,如果出现错别字超标或是论文不符合要求时,在未评分前可退回修改或重写。课程论文的注释格式原则上参照《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之前)的注释格式,亦可采用MLA出版手册格式或APA出版手册格式。老师对课程论文的评价,主要依据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