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43043
大小:185.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高校实验室开放及内涵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实验室开放及内涵的思考骆培荫,张国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教学实践部,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对实验室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要根据创新教育形势的要求,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手段。要使开放实验室真正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课堂,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创新教育中应有的功能,必须在实验室的人员队伍、硬件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具备必要的条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开放实验室;内涵引言而,很有必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随着
2、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实的不足,除了完成教学计划的规定课时外,实验室验室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创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对象等方面新教育的教法宗旨,如爱因斯坦所说“最重要的教全方位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学习的空间。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这包括了努力1.2去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操作能力、解决技术问创新教育的内容,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题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高等学校中,培养学生这些识和创新精神外,更要着重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课堂就是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在管理和开拓创新能力,要使学生自如运用所学知识,开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应顺应创新教育发展的形
3、势,进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行有效的改革。开放实验室是有效发挥实验室在创能力的训练很大范围内都是在实验室得以实施。国新教育中载体作用的新途径。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行)》中,对有综合性、设1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有明确的要求,占有率达80%以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水平。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对高校的实验室教学为此,高校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的调整。综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大增加之后,所面临的是规定要求,实验室的管理要与时俱进,去寻求适应创新的实验课时与
4、增加的实验内容在时间上的矛盾。实教育需要的模式,实验室开放就是很好的方式。行学分制后,纵向大幅增加实验课时是不现实的,1.1应想办法延伸横向时数,纵横双向扩开实验教学时数的空间。采取实验室开放措施,让学生可以在计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学生按课程表的时间到实划时数之外的时间,来完成大纲规定内的实验,这验室做实验,他们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完成教学样,通过相对增加学生的实验学时、达到“少学时、大纲要求的必做实验,由于平时没有机会去实验室多空间”效果,这是解决学时数矛盾的有效途径。接触实验仪器设备和熟悉环境,往往是来去匆匆,特别是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实行网上选择实1.3验时间,但由于学校开设课程增多,
5、实验课时间可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新情况,许多高校都加供学生选择的时间有限,不少学生感到实验课时间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可以说,除了房屋等固限制更紧张,当自己有时间时实验室却没有空。其定设施的投入外,高校最集中的教学资源都在实验结果是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有室中。这些教学资源应被最充分地利用于为创新教的连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都没有掌握,更谈不上实际育服务。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大幅增加,提高教学动手能力的提高。这种只按课程表开实验的方式已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成为高校管理研究的重点问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因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项目资助,课题代号:ZL0213作者简介:骆
6、培荫(1956-),女,江西省永修人,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教学实践部工程师,主要从事管理工作。题,大多高校也采取了资源重组、集中管理、实现据自身的实际,自主选择课题,这样,就跳出了“实共享等措施,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一定的效果。验百人一题、报告千篇一律”的圈子。同时还可以尽管如此,按目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室的利采取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难度系数,在题目上标用仍常常处于时紧时松的状况,造成一方面是关闭明,教师在为学生评分上,采取基本分乘难度系数着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闲置,另一方面是有创新实的方法,给予区别,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践积极性的学生无地方和仪器设备可用的现象,教挥学生个人的潜能,达到培养
7、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资源的效益仍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达到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发挥教学资源的2.2效益行之有效措施。开放实验室要对如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1.4实现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研究。我们不能否实验室开放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教学认学生在能力上有不同的层次,在兴趣上有不同的自由度,从而达到培养他们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的目倾向这个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开放性实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