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58-留美幼童与中国早期地质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6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2No.62005年12月 Science,TechnologyandDialecticsDec.,2005留美幼童与中国早期地质学———近代中国发表的首套地质矿产图12茆诗珍,徐 飞(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安徽合肥230026)摘 要:幼童留美是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尝试,这一计划虽因历史原因而夭折,但在近代中国科技现代化最初进程中,回国后的留美幼童仍然在海军、电讯、矿冶和铁路等多项科技事业的起步发展中贡献卓著,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留
2、下了他们创业的足迹。文章以留美幼童构成的中国第一代矿冶工程师群体为例,考察了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由留美幼童完成的中国首套地质矿产图与古生物图,这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技史料。关键词:留美幼童;邝荣光;地质学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5)06-0088-04 在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近代留学生容闳在现代地质学形成之前,零星分散的地质学知识,往往(YungWing,1828-1912)的积极推动下,清政府启动了幼童包含在博物学、古文物研究、地形学、矿物学以及宇宙学等之留美计划,从1872年至1875年,
3、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中。18世纪中叶,随着产业革命的相继进行,西方国家工业学,前后4批共120人。这是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迅速发展,急需扩展国内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为此就必须先进科技的尝试,也是首次大规模官派留学生。原定学习期展开地质调查,为矿产的产地和蕴藏条件提供详细资料。英限15年。到1881年,清政府因故突然中断计划,将所有留美国于1835年率先成立地质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质幼童全部撤回。据李鸿章奏折记载“除因事故撤回及在洋,调查工作,其他国家竞相仿效。随着各国地质调查工作不断病故二十六名外,其余九十四名,均于光绪七年分作三批回加强,地质学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4、在中国,近代[1]华”。在被撤回的94名幼童中,除詹天佑和欧阳赓在耶鲁早期的地质学并不是直接从古代丰富的地质知识中演进而大学毕业外,50多人正在大学学习,有的大学即将毕业。由来,而是在引进、传播西方新兴地质科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于突然被召回,这些学童大都没能完成学业。尽管幼童留美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许多外国人在中国计划半途而废,但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的科技现代化进程修铁路、开矿山、设工厂、办航运,随着这些实业的兴办,外国中,这些留学生毕竟学有所得,因此仍然比同期的本土学生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查接踵而至,西方地质矿冶知识也随更容易了解和掌握西方现代科技,回国后的留美幼童仍然在之不
5、断传入。外国人在中国的地质调查,一方面积累了中国海军、电讯、矿冶和铁路等多项科技事业的起步发展中贡献最初的地质资料,客观上传入一些现代地质矿冶知识;另一卓著。在自然科学领域,部分幼童也根据国家需要,做出了方面,也造成中国地质矿产资源“权非我操”的局面。正是在开创性的工作。本文以留美幼童构成的中国第一代地质矿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部分地改变了当初派遣幼童是为了将来冶工程师群体为例,考察了留美幼童对中国早期地质学产生整军御海的目的,有计划安排了一些幼童在美学习地质矿冶和发展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由留美幼童完成的近代中国首幅科学。地质图与古生物图,这些都是宝贵的中国近代科技史料。1877年,当第一批幼童
6、即将进入大学学习时,李鸿章在回复幼童监督区谔良、容闳的信中明确表示“近来学生造:一 中国第一代地质矿冶工程师【收稿日期】 2005-04-14【作者简介】 茆诗珍(1973-),女,安徽巢湖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科技史与科技社会学;徐 飞(1961-),男,江苏扬州人,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哲学部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与科学史。88诣,有诸君认真督率,自当进而益上。其选入大书院者,能否法,以先用土法较为便宜。⋯⋯如矿务渐见兴旺,仍以用西令其各习一艺?中国所亟宜讲求者,煤铁五金之矿,未得洋法化炼较为便捷。至放炮黄药无论西法土法必不可少。俾[4]法,则地宝不出。现在台湾、湖北
7、等处开煤,所请英人,高下得人力少而工程速。”吴仰曾对土法西法开采矿产应用自不等;所用机器,原委难明;其余各省因无人指授,不免观望。如的分析,充分反映了他运用现代地质矿冶理论知识解决实如出洋学生内有颖异可造之才,望送入矿务学堂,先穷其理际问题的科学能力,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煤铁五金等矿藏开器,一二年后再令游览美国五金矿所,或暂充工役,或随同研采大多为外国人操纵的中国来说,的确十分难得。1899年,究,必自能辨识地产之有无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