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时空契入点

建筑的时空契入点

ID:38124610

大小:16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建筑的时空契入点_第1页
建筑的时空契入点_第2页
建筑的时空契入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筑的时空契入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的时空切入点——南京外秦淮河南岸养虎巷段景观改造中的新建筑设计1.项目背景2007年3月,受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委托,我们着手进行了外秦淮河南岸养虎巷段的建筑设计。该项目所处的空间和时间背景赋予了建筑明显的特殊性。首先,项目所处用地具有极其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项目本身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河与明城墙风光带内,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城堡”的中华门城堡近在咫尺,南依具有140余年历史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西侧是复建在即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见证了南京的发展

2、与变迁。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城墙雄浑壮阔、饱含沧桑。由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李鸿章于1865年创建、为我国近代四大兵工厂之一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不仅开创了我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发展的先河,而且整个园区内现有建筑跨越的时间之久、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大,在国内均属少见,并被[1]誉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建筑的陈列馆”。其次,该项目的实施处于南京城市建设重心转向通过旧城保护性再开发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历史时期。项目本身不仅是南京市政府自2002年开始投巨资启动的“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

3、而且与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1980年以后称为晨光机械厂北区)保护性改造再利用项目合并,成为省级重点项目—“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还是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中,都已有不少新建[2]筑及其环境建设的先例,其中有成功之作,更有诸多失败的教训。2.设计理念的确立在如此特殊的地段环境和城市空间发展进程背景下,如何着手进行新建筑创作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该项目外围及自身条件之后,我们确立了从探寻“建筑的时空切入点”开始的设计思

4、路:①空间维度——着眼全局,以新建筑布点为契机,提升并完善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与景观形象,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契合;②时间维度——超越时代与风格的局限,提炼隐藏于既有建筑形象之后的历史文化精髓并进行传承,同时在形式语言、材料技术及其建构等基本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从而创作出独属于“此时此地”的新建筑形象。3.总体空间布局——契入场所,融合自然用地为狭长形,沿秦淮河延伸约750米,宽30~60米不等,地形起伏多变,与南侧养虎巷道路高差最大达5米。用地上绿色葱郁,秦淮河和明城墙在此回旋弯转,具有极佳的环境景

5、观条件。而历经140余年不断发展演化的机器厂旧址内,建筑密度高但空间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明确,缺乏大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对于位处厂区和明城墙、秦淮河风光带之间的新建筑,如何在确保两侧空间景观的相互渗透性与可见性的同时,弥补园区空间结构的不足成为新建筑设计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我们结合建筑的休闲服务功能定位,确立了“点式布局、契入场所、融合自然”的建筑空间布局原则。设计在东部入口区设置一组新建筑(A区),围合出入口广场,确立东部入口标志形象,承载入口服务功能;在中部原永红造纸厂老建筑旧址进行“V

6、IP楼”(B区)建设,成为沿河建筑的制高点,丰富沿河景观轮廓线,并与其南侧大厂房等现有建筑共同限定出园区的公共集会广场;在贯穿园区南北的空间景观主轴和沿河景观轴交汇处的坡地上,在树木之间化整为零地设置一组新建筑(C区),与南侧现有建筑共同围合出水景休闲广场,使其与周边建筑一起成为整个时尚生活休闲区的核心;在用地西北角拟建一小规模滨水建筑(D区),点示出园区西北部空间起点。新建建筑以点的形态散布、掩映于绿色之中,与地形紧密结合,尊重现有地貌和地形高差,保留用地中的每一棵大树,确保了用地内自然生态要

7、素的延续。如A区西侧的A-2建筑有五分之四的体量为覆土建筑,并面向秦淮河、明城墙一侧完全敞开;B区VIP楼结合地形高差变换进行体块组织,除主楼底层以半地下的方式嵌入坡地中外,两端的一层建筑均做覆土处理,绿色延续到屋顶,建筑“消隐”于绿色之中。C区建筑则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起伏、穿插于林木之间。在这里,自然环境成为主角,建筑以谦逊姿态置身其中。成功的公共休闲场所应具有连续的空间景观界面,以确保人流及其活动的连续性,从而形成“街”的空间氛围。设计中以不同的景观要素连接各个点式建筑,如连廊、景亭、木栈

8、台等等,使其与隔养虎巷相对的厂房建筑一起形成沿河休闲街区。3.建筑形象塑造——超越风格,传承创新在历史风貌地段的新建筑设计中,是以强烈的视觉元素形成新与旧的对比来体现创意产业园区的精神,还是保留、延续现有园区这一份世外桃源般宁静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此项目设计伊始,地方长官就先入为主地确定了新建筑须“仿清末、民国建筑风格”的论调。由此,两种设计策略中的后者成为唯一选择。但我们仍希望在追求新建筑形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彰显其自身内在的时代特征,因此确立了以下设计策略:一是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