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93838
大小:19.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国学的新入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学的新入口:良知论---献给正在为自己的企业寻找道德良知的企业家锡恩咨询姜汝祥我这一年来在研究日本丰田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日本企业在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另一个就是王阳明“良知”体系。《论语》大家都知道,但王阳明“良知”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崇敬王阳明?最近半年来,我花多时间来学习与研究王阳明“良知”体系,在学习之后,我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终于找到了国学的新入口。一,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一:让中国都回归“良心”体系王阳明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把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说的窗户
2、纸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就叫良知。儒家文化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真理。这个真理如何获得?儒家的正宗回答是,修身。但如何修法?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后人始终不得要领。加上儒家被皇权利用,就更无法让我们认识到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幸运的是,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大师王阳明,他开创的“人人皆可为圣”的体系,终于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王阳明“良知”体系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起点,那就是“事物之理”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这个“理”就是我们的良知,比如孝敬父母,比如侧隐之心,比如诚信待人。这些“理”就是我们的
3、良知,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被“现时社会”混淆了是非。按这种逻辑,我们做事只需要凭着“良知(心)”去做即可,因为所有的管理道理,比如公平交易,比如客户价值,比如效率竞争,如此等等道理,都存在于我们心中,都是我们的良知的一部分。精英或者领导者并不比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多一点,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为圣贤!有了这一个入口,每个人就被解放出来了!人人都可以奋斗成功,只要你遵循内心的良知之理!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二:知行合一,意念即是行,做事凭良心王阳明第二个伟大的地方,在于解决了知行合一的世界难题。众所周
4、知,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两面性。我们很多贪官在法庭上,讲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我法律观念不强,没有学好法”。仿佛做坏事是因为“知”的不够。同样,我们很多企业的员工或领导在犯错的时候,也会经常说,“对不起,是我不懂。。。。”,仿佛懂了就一定不会错一样。但大家都清楚,我们中的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误的事,并不是因为“知”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知行不合一”。王阳明一眼就看出了这种说法的虚伪。他说,很多人把懂得道理叫“知”,把实践叫“行”,这种分法,永远也没有“知行合一”的可能。道理很简单,在利益,在名望,在金钱美女面前,有多少
5、人会“明知故犯”?然后又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于“知”不够多?!那如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呢?王阳明在这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入口,那就是“意之发动”便是“行”,也就是说,意念一产生,就是“行”了,而那些犯戒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念,而不是产生其他意念?答案在于这个意念不是出于“良知”,而是出于“私心杂念”!可见,“坏念头与坏心眼”是“知行合一”的。所以,解决知行合一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正(格)心”。心正,意念自然就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6、凭良心(知)做事”,有意念,先放到良知(心)中去“格”。心正,意诚,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正解决之道。新管理国学的入口三:衣服脱到那一个程度?良知之心,人皆有之 据说,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传播开来之后,有人不服,就想看王阳明的笑话,正好有一天有人在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这些人便把王阳明找来,问他,你看小偷有良知吗?王阳明很坦然地让小偷脱去外衣,随后又请他说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当接下去让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阳明便对大家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小偷的良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碰到坏人,即使我们不站出见义勇为,
7、但在内心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坏人的错,也感受到自己的胆怯,这一切便是人的良知。同样,我想,任何一个坏人,在内心深处都懂得所做的“坏事之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末泯”。由此看来,我们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员工,任何一个管理者,哪一个人不是“良知末泯者”?既然如此,管理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让每一个人“凭良知(心)做事”。而如何做到凭良心做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在“意念发动”之时,“对错误的意念正心”!应当说,王阳明捅破的这一层窗户纸,对今天企业的管理太重要了。比如在执行中我们强调结果,员工有结果良知吗?有责任良知吗?有沟通良知吗
8、?有竞争良知吗?如果说结果,责任,沟通检查,竞争,激励是“理”的话,那么,这些“理”每个人内心都存在,那就是“良知”。既然如此,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者不检查,不沟通,不激励,那么,问题并不是出在不“知”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