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90996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5
《漫谈《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和传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谈《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和传统 俞晓瑾 《荷塘月色》是风景名篇,本文结合时代背景,试解读风景背后作者的心曲,并以此寻溯作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人在思想上存在的渊源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此清新淡远的荷塘月色,与文学史上每一处著名的山水田园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人在不得志的人生中开辟的精神上的“后花园”。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把《荷塘月色》和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作进行比较论述,以展现它们在“行文之外的人生境界”和“行文之中的艺术境界”上的渊源关系。一、不得志于世而忘情于山水 早在战国的庄子,就在现实痛苦中发现了自然山水。《庄子·知北游》所
2、谓“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的人生境界,是中国山水诗肇端的契机。到了六朝,带着强烈觉醒意识的士大夫,在高扬老庄哲学的同时,无不渴望在自然山水中,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安慰,山水诗的开山祖谢灵运、谢眺即是。 至唐柳宗元,他的山水诗作,多是人与自然的组合,是借助自然的山山水水观照其孤寂冷清但又冰清玉洁的内心世界。《江雪》诗中那“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是诗人既不得志于世而放浪于山水的人生追求。 不得志于世而忘情于山水,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一种典型的人生轨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如是;在松间明月,石上清泉间忘怀俗世尘嚣的王维如是;
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如是;而在赤鼻山水间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苏轼又何尝不是。《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也正秉承了传统士大夫的这种人生境界的追求。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教授于1927年7月写于清华大学清华园的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时值大革命失败。何去何从,是当时处于彷徨中的许多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大困惑。正当年轻有为而又渴望有所作为的作者,他明明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那里走》),因为他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而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
4、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抉择。成全了生活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而牺牲了精神上自我的追求。从生活的漩涡中逃避开来,停泊于家庭这宁静的港湾,可那在屋里哼着眠歌渐渐入睡的妻儿(历来对“妻”这一人物的设置叙写理解为烘托夜色,或串结文章,使文章圆满,我不敢苟同)却并不能慰藉作者那失意又孤寂的心,他无法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正如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片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明白。”正是在这种不宁静的心绪的驱使
5、下,他走向校园幽僻处那一片月色下的荷塘。二、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一位瑞士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此正是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采菊的陶渊明采的是一份高标超逸;爱莲的周敦颐爱的是那不染不妖;画竹的郑板桥画的是一份亦刚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怀自怜自惜。柳宗元《渔翁》诗中“岩上无心云相逐”,无心的既是云更是人,是士大夫心目中无意于功名、洁身自好的理想人物,是他们所追求的那种自在适意的人生境界。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如处子的荷月图,作者勾勒月色下田田的叶,袅娜的花,缕缕的清香和凝碧的荷波,与他另一散文佳作《绿》迥异
6、的是,作者本人全然隐于画图之外,淡淡欢喜淡淡愁,近乎不动声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把中国诗的意境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以为“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也就是说,所谓不见审美主体的“无我这境”并非没有“我”,而是诗人在湛怀息机的虚静状态下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反映到山水诗中便是以物观物,是与自然大化融为一体的审美意境。王维《木兰柴》描写了入暮时分,鸟儿相伴归巢,而蓝灰色的雾气弥漫氲氤,无处不在,很快充斥了整个山谷的情形。“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采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诗人的心也和这些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在明净的秋
7、空之中。而当夕岚漫起,并在不知不觉中就要涨满整个画面时,内心的节奏也由热情、活跃、兴奋而转向淡漠、冷静和凝重。在此诗人的内心风景和大自然浑然一体。 《荷塘月色》是诗人在现实的苦闷彷徨中寻求精神安慰的产物。荷花,就是作者追求的洁身自爱,与世俗不染的人生理想,而弥漫在荷塘上的薄雾轻云,淡淡月色,未尝不就是弥漫在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的淡淡抑郁和忧愁,是传统知识分子对现实失望而又迷惘的心境的反映。在这里,荷塘月色与人生是相通的,荷月的素雅美,也就是人生返朴归真的理想境界,惟此,这篇散文才写得这样清新淡远,博得后人不绝美誉。三、惦起江南,实是一次忘情的精神漫游 陶渊明《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