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ID:38080630

大小:18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3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从宏观物质间的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得了解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并通过微观粒子在变化中的种类和个数的变化情况,真实的了解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要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直观形象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抽象的微观粒子间的重新组合,为以后进一步

2、了解化学反应和学好化学打好基础。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1、教材由水的组成引入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但教材又不急于分析分子、原子的具体性质和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相

3、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而是转入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内容上,这样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2、本课题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在教法上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出发,利用实验、比蝓、录像资料等方式增强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 3、在讲解完分子的知识后,可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 4、为了强化学生对分子与原子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列表方式进一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情分析联系地址:北京市房山区星城北里综合办公楼(学科网)邮政编码:102413 电话:010-58425255/6/7传

4、真:010-89313898(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1、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对化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内

5、容、学科研究方法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2、在过程与方法上:知道化学学科研究中实验的重要性,但实验基本技能尚待形成。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对学习化学才刚刚产生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有待于加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现象和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初步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6、能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有关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联系地址:北京市房山区星城北里综合办公楼(学科网)邮政编码:102413 电话:010-58425255/6/7传真:010-89313898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

7、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交流共享──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解释应用——知识升华——反思交流”程序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演示“空瓶生烟”引导学欣赏,

8、并思考:为什么去掉玻璃片后瓶中出现白烟?学生欣赏并认真思考以新奇的魔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疑问。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