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6458
大小:2.5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7-11-24
《课件-恶性肿瘤与血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恶性肿瘤与血栓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余慧青YourCompanysloganinhere目录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因某些诱因,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目录
2、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www.themegallery.com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背景1865187819651982Biuroth发现在血栓中存在恶性肿瘤细胞,从而认为血栓与恶性肿瘤转移有关。MDAnderson首先发现子宫颈癌术后发生肺栓塞(PE)MDAnderson开始应用肝素预防恶性肿瘤术后及化疗后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Trouss
3、ea提出“无论有无炎症,肿瘤患者的血液均易发生凝血的观点”目录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流行病学现状恶性肿瘤VTE的发生率约为10%~30%新发VTE中,肿瘤所占比例可达15%~20%活动性恶性肿瘤发生VTE的危险将提高4~6倍肿瘤患者留置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肿瘤患者术后VTE形成比率比同样手术的非瘤患者约高2倍——2006年首版NCCN指南、2007年AS
4、CO专题讨论、2009年JCO专辑。注:VTE:venousthromboembolism(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录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发病机理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高凝状态普遍见于恶性肿瘤病人。其引发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种可变因素的相互作用,打破了促凝与抗凝之间的平衡。肿瘤细胞可
5、以直接激活凝血通路,诱导促凝物质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抗凝活性。www.themegallery.com肿瘤病人住院期间长期卧床、感染、中心静脉插管、动脉导管化疗的使用均促进血栓栓塞的发生。手术可激活凝血系统,加之卧床不动,较非手术的癌症病人发生栓塞的危险性增加2-3倍。化疗引起的血栓栓塞临床表现变化很大,从无症状到致命的TTP、肺血管闭塞病(VOD)等。一些化疗药单剂使用或联合化疗可加重高凝状态引发血栓形成,如肺VOD(博莱霉素、丝裂霉素),布-加综合征(甲基苄肼),
6、雷诺现象(博莱霉素、长春花碱+顺铂),心肌缺血/心肌梗塞(5-FU、顺铂),脑卒中(顺铂),血栓性微血管病(丝裂霉素、顺铂)等。比较突出的是左旋门冬酰胺酶可引起DVT、硬脑膜窦静脉血栓。Virchow提出的引起高凝状态的病因分类肿瘤细胞膜可表达促凝活性物质,直接引起凝血酶的产生。它可分成两大类即组织因子和癌促凝物质。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或血管被巨大肿块压迫,在肿瘤病人中是很常见的,这些导致静脉血流流速减慢,进而活化凝血因子、延迟清除凝血因子、内皮缺氧受损而易发生血栓栓塞。正常血管内皮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
7、在肿瘤侵犯血管壁时受到破坏。肿瘤细胞还分泌一种血管通透因子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外纤维蛋白原和血浆凝血蛋白的沉积,它们在肿瘤细胞促凝物质的作用下可以很快凝固。血流异常血液成分的异常血管壁的异常目录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临床表现静脉血栓/肺栓塞肝/门/脾/肠系膜静脉栓塞动脉栓塞(无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粘综合征4123许多恶性肿瘤病人在病程中
8、出现血栓性疾病,也有许多病人先出现血栓栓塞,后发现原发肿瘤。原发性深静脉血栓(DVT)25%病人发现肿瘤,而继发性深静脉血栓4%病人为肿瘤患者。故DVT合并肿瘤的机率明显升高。肿瘤病人继发血栓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目录www.themegallery.com血栓的概念1血栓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背景2流行病学现状3发病机理4临床表现5诊断--危险分层6诊断--实验室检查7治疗手段8诊断VTE的风险评估(1)年龄(≥65岁)既往有VTE病史活动性肿瘤(最初诊断3~6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