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499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内皮抑素的测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内皮抑素的测定作者:李敏,徐金秀,杨素勉,霍密英,李荣霞单位:050051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为研究组并以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内皮抑素明显高于对照组(44±11vs18±10)ng/ml。未绝经者明显高于已绝经者(45±18vs32±15)ng/ml;<49岁者明显高于≥49岁者(47±12vs32
2、±5)ng/ml;Ⅱ、Ⅲ期显著高于Ⅰ期(46±12vs30±8)ng/ml。与宫腔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内皮抑素检测值有望成为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关键词】内皮抑素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肥胖人群增多及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上升状态。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术前血清内皮抑素(endostatin)进行检测,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探讨其
3、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年龄45~77岁,平均62岁。<49岁20例,≥49岁32例;已绝经28例,未绝经24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34例,Ⅱ、Ⅲ期18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G1)25例,中分化(G2)21例,低分化(G3)6例。对照组:取同期子宫内膜增生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1.2检测方法手术前取空腹外周血3ml,离心取血清保存在-20℃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测定血清内皮抑素。所用兔抗人内皮抑素多抗试剂盒均购自美国Accucyte公司。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操作,应用490nm
4、酶标仪读板检测。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研究组血清内皮抑素为(44±11)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8±10)ng/ml,(P<0.01)。2.2研究组血清内皮抑素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Ⅱ、Ⅲ期显著高于Ⅰ期(P<0.01),未绝经者明显高于已绝经者。<49岁者高于≥49岁者。与患者宫腔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表2。表2研究组血清内皮抑素与临床病理学因素关系(略)注:与同因素比较,P<0.013讨论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
5、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内皮抑素最初由Relly[1]在1997年从小鼠内皮瘤(EMOA)细胞体外培养的上清液中发现,后来证实其源于胶原Ⅹ、Ⅴ和胶原Ⅸ、Ⅷ的非三股螺旋C末端NCI区域,通过蛋白水解酶以三基因形式释放出来。内皮抑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其调亡。Jung等[2]研究重组人内皮抑素对人胎盘静脉的作用时发现,血管生成的发生和发展与内皮抑素的浓度有关。Perletti等[3]研究显示,当内皮抑素浓度为10-4M时,内皮抑素即能抑制血管生成的发生又能抑制其进一步生长,有抗肿瘤作用。内皮抑素作为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治疗肿瘤的药物也已被应用于临床[4]
6、。与大多数肿瘤一样,子宫内膜癌也具有血管生成特性,肿瘤生长还是消减取决于促进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血管生长因子含量的对比。但国内针对内皮抑素在子宫内膜癌上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较良性对照组明显升高,证实了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在与临床病理因素比较中发现内皮抑素的水平与年龄、是否绝经及手术病理分期有关,而与宫腔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子宫内膜癌血清内皮抑素与患者年龄有关,<49岁者显著高于≥49岁者。推测是由于年轻患者内膜癌刺激身体的保护性反应能力较强有关,内源性内皮抑素增多。子宫内膜癌血清内皮抑素与患者是否绝经有关,未绝经者高于已绝经者,可
7、能与未绝经患者自身保护机制较强有关。子宫内膜癌血清内皮抑素与分期有关,Ⅱ、Ⅲ期显著高于Ⅰ期。推测患者血清内皮抑素水平随着疾病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的原因是:循环内皮抑素的主要来源是病灶,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大,血清内皮抑素的水平随之增加。总之,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升高,支持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共同调控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的观点。因此,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测定可能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监测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