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3770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持点。[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
2、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摇役的内在关系,以及格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情感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 活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 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本课内容的学习
4、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像、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 上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教学课时: 一课时-4-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5、,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学习新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板书)一、“神农”传说(板书)[学生探究学习]“想一想”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教师概括]“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原因是:(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
6、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教师拓展]中国原始农业并不是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重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由于气候的不同,北方的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麦为主,南方的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板书)[学生探究学习]阅读教
7、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归纳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发生的变化。2、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发生的变化。[教师概括]1、由原始的“刀耕火种”“火耕而水耨”到耜耕再到牛耕(汉代已逐渐普及全国)。2、从简单的石制工具到使用加工过的石制、木制、骨制等工具,在商周时期还出现了少量的铜制生产工具,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汉代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出现。历史的主要铁制农具还3、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在淮河地区及一些边远地区得到推广。[教师拓展]农用动力也发生了变化:人力——畜力人们已
8、掌握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御制耕织图·插鞅》图)和灌溉工具(《戽斗和翻车》)。古代的铁制农具还有锸(农田中用来开排水沟)、镢(刨地翻土、战国、秦汉)、耙(唐宋,长江下游)、锄(耨、镈)。[教师小结]-4-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也逐渐形成。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古代中国的赋税和徭役(板书)[教师讲述]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