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的概念新

映射的概念新

ID:38048448

大小:1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映射的概念新_第1页
映射的概念新_第2页
映射的概念新_第3页
映射的概念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映射的概念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映射的概念苍梧一中谢芳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映射的概念,并会判断某些对应是否为集合到集合的映射;2.正确区分映射与函数概念,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映射是函数概念的推广;3.掌握象与原象的概念且会互求。二.过程与方法:1.渗透特殊与一般的思想;2.类比函数的概念,启发学生得出映射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讨论,启发,类比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映射的概念;2.让学生感知函数的概念是映射的概念的生长点,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系统的掌握知识,发展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映射的概念;2.映射与函数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情景引入:我们班56人有20个人竞选班

2、干,另36人每人只从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人,得票多得13人可以做班干,问:这36人与竞选的20人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学过程:一.问: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集合到集合的函数:={三角形},=,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问题1:函数是什么?问题2:上述问题中哪一点不符合函数的概念?(提问学生。。。)结论:函数概念中对集合,要求是非空数集,而上述问题中为三角形的集合,仅这点不符合函数概念。问题3:就因为这一点不满足函数概念而被函数家族拒之门外,这是否有些可惜啊?你能否举些类似的例子?(从生活中,数学中找)(学生讨论。。。)如:(1)高一(9)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唯一的学号与之对应;(2)

3、高一(9)班的每门学科都有唯一的老师与之对应;(3)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4)坐标平面内每一点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与之对应。三.概念既然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都存在大量类似的对应,但又不是函数,我们就有必要研究它,给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概念——映射。1:映射定义:一般地,设,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到集合的映射(mapping),记作概念的强化:如图所示的对应中,那些是到的映射?a11b22c(1)(2)a11b22c(3)(4)变式1:上述问题的对应是否是到的映射?(注:将箭头反向总结:

4、1.定义中的关键字“任意”、“唯一”,映射是函数的推广,反之亦然。2.映射与一般是不同的;问:A={我们班的全体同学},B={每个同学的学号},f:A→B的映射,小张∈A,B中与之对应的学号45,则我们可以怎样定义这两者。2.象和原象的定义:概念强化设f:M→N是集合M到集合N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中得每一个元素在N中必有象B.N中每一个元素在M中必有原象C.N中每一个元素在M中的原象是唯一的D.N是M中所有元素象的集合例题讲解例1: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1)A=B=N*,f:x→y=∣x-3∣2)A=Z,B={0,1},f:x除2的余数1)A={x∣0≤x≤6},

5、B={y∣0≤x≤4},f:x→y=1.由学生思考总结2.高考导向:考查判定映射的方法练习: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1)A={x∣x>0},B={y∣y∈R},f:x→y=±2)A={矩形},B={y∣y>0},f:矩形的面积3)A=R,B={正实数},f:x→y=例2:已知A={a,b},B={1.2}用图示法表示从A到B的映射。练习:已知A={a,b},B={c,d,e},可建立从A到B的映射个数为_;可建立从B到A的映射个数为_.高考导向:考查映射的构成例3:已知(x,y)在映射下的象是(x+y,x·y)1)求(-2,3)的象2)求(2,-3)的原象练习:1.已知(x,y)在

6、映射下的象是(x+y,),(1)求(-3,2)的象;(2)求(2,-2)的原象;(3)是否存在(a,b)的象是其本身,若存在则求出满足条件的(a,b).精选考试题1.设集合==[0,1],则下列四个图形表示从到的映射的有:。OO11OO11(1)(2)OOOO1111(3)(4)1.已知f:A→B,A={-3,-3,-1,0,1,2,3,4},集合B中元素都是A中元素的象,且对任意a∈A,在B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则集合B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已知:从A到B的映射是f:x→y=2x,从B道C的映射是g:y→z=则A中元素1在C中的象是C中元素0在C中的象是4.设f:x→是集合A到

7、B的映射,若B={1,2},则A∩B=()A.φB.{1}C.φ或{2}D.φ或{1}课堂小结:学生回忆,教师引导补充作业:课时活页作业4.5预习函数的表示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