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ID:3804590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群体动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毛建平高翔(江苏南京邮电学院210003)[内容提要]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规模、相似性、群体内部的奖惩方式、成员的荣誉感,班级群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管理者必须了解群体动力理论,并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注意发挥它们的作用。[关键词]内聚力表扬批评班级也是一种群体,因此,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同样影响班级凝聚力,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一个班级凝聚力,必须从考虑和改变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具体因素开始。一个群体规模在7-8人为最佳,超过此人数,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内聚力就会减少,因为成员很多,彼此之间交往机会就会减少,彼此

2、之间缺乏应有了解,不可能有高内聚力。而一个班级人数少的也在30-40人,要靠他们私下了解和自发交往,显然很难形成稳定和巩固的群体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从全局上去把握,创造机会。如班级刚形成时的个人自我介绍,郊游,学习小组,知识竞赛等等,让同学们彼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增加了在纯学习环境下不可能有的交往机会。班级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也有它独特的优势,因为群体成员相似性越高,相似方面越多,成员间的信任和好感也越多,内聚力也越大。其中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是最主要的连接因素,明确一致的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是产生高内聚力的基础。在相似性方面,同一班级的学生一般年龄上相差无几,相同课程的学习,

3、相同时间的支配,知识层次的接近使他们评判外界事物的态度,是非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取向都很接近。从微观方面来说,两个到三个同学基于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兴趣,相互切磋中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好朋友,也就是一个很小的群体,而把班级中一个个交错的小群体溶入到大集体中,和谐的处理他们的关系是管理者运用群体优势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内部的奖惩方式也是影响群体内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两种不同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成员之间的情感和期望。把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结合起来的方式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管理者工作中群体奖励的方式较为简单,如对全班同学的表扬,某一小组同学

4、的表扬。对个人的奖励方式主要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前者被广泛运用。对学生的表扬要真正起到教育,激发和强化的作用,就应该讲究艺术性。首先,表扬的程度要和学生的行为相称,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样做一件好事,对干部和党员,只需赞许即可,对平常表现不好的同学,则应大张旗鼓,力度较大的表扬。表扬要始终围绕教育目地,激发良好行为和强化这种行为的目的进行,避免主观印象看人,既不应“有功不赏”,也不应“无功而赏”。其次,表扬要及时,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取得一些进步时,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一方面坚定了学生做出正确行为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推动学生再次去干被人们赞许的事。第三,表扬的方式

5、和程度应该灵活多变,根据情境,和学生、班级的具体情况,表扬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多种: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直接表扬和间接表扬、随时表扬和阶段表扬、个人表扬和集体表扬、内部表扬和外部表扬、点人表扬和点事表扬,说事表扬和说理表扬、具体表扬和概括表扬、点滴表扬和系统表扬、领导表扬和群众表扬等。第四,表扬要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是对待学生的一条重要原则,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保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在某些情况下,教师甚至要“亲者少表扬,疏者多表扬”,从而增加表扬的信度。第五,表扬失当,要及时加以补救。一般来说,表扬之后,不应该出现副作用。但有时,被表扬者骄傲自满,未被表扬者不服或不满,

6、学生之间的互相嫉妒,不团结等,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表扬失当,有时则是学生的认识问题,无论那种情况,都要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加以补救。批评和表扬一样是影响群体内聚力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批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口头批评和书面批评、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及时批评和延期批评、个人批评和集体批评,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自我批评和他人批评等。采取哪一种方式当然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定。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批评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注意选择好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措辞及方式,应该使学生感到老师对学生的

7、过失也是感到痛心、惋惜的,批评是不得已而为之,是“长善救失”的一种手段。批评的同时,应该说明批评的理由,使学生心服口服,感到自己确实该受批评。2、批评要具有客观性对学生批评,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有一说一,有二数二。对故意行为,再犯,程度严重者,给予严重批评;对无意行为,初犯,程度轻者,给予一般批评。尽可能做到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切忌感情用事,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泻私愤”3、批评要以学生的心理基础为前提学生的思想觉悟有高有低,其气质类型多种多样。批评能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取决于学生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基础,因此,要因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