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ID:38035694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1页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2页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3页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俞苗锋一、陈成子弑简公。成子,齐大夫,名恒。简公,齐君,名壬。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朝,音潮。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弑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夫,音扶,下“告夫”同。三子,三家也。时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专,故使孔子告之。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弑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

2、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实际是对三子的警告)。程子曰:“左氏(《左传》)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弑君之贼,人得而讨之。仲尼

3、此举,先发后闻可也。” 【我】不敢不告,所彰显的,就是孔子的一种责任心。虽然心里知道自己的建议,君王未必会听从,也要依据礼制,过问国事。虽然说了白说,但是必须得说。父母、师长,有时候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的。关于弑:崔杼弒其君《左传》上记载,齐国的大臣崔杼杀了淫乱无道的齐庄公,齐国太史伯秉笔直书说:“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杀掉了太史伯,然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载这件事。太史仲毫不犹豫,写下的仍然是这五个字“崔杼弒其君”,于是也被杀掉。三弟太史叔继承兄长遗志,再次写下“崔杼弒其君”,又被崔杼所杀。太史伯最小的弟弟太史季与三个哥哥一样视死如归,仍旧写“崔杼弒其君

4、”,并对崔杼说:“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失职而生,不如死!”崔杼被其正气所震慑,放弃了歪曲历史的想法。当太史季出门时,看到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手持竹简而来,便问他来此何干?南史氏说:“我担心你也被崔杼杀掉,无人记录史实。”说罢将手里的竹简给太史季看,上面也是如实记载着“崔杼弒其君”。二、自读《楚狂接舆》和课后短文,思考下列问题1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是“过孔子而歌曰”?他是一个真的狂人吗?(明确:如果这样表述就很难表明接舆歌曰是针对孔子的。他是一个高蹈出世的隐士,是一个“邦无道则隐”的智者。)2接舆歌曰把孔子喻为“凤凰”是赞赏还是嘲讽?(明确:嘲讽。)3除了嘲讽

5、,接舆歌曰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说出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相近的成语?(明确:劝阻孔子不要如此执迷不悟。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4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趋而避之”呢?(明确:不想听孔子的辩白。这个高蹈之士,并不是讥讽孔子贪图荣华富贵,而是认为世不可为,而孔子却车马劳碌,是为孔子感到惋惜。孔子对于混乱的世事,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下车,想要和他说话,听取他的建议,也体现了他的深厚仁心。)【我】楚狂和孔子,一个真隐士,一个真入世,谁也没有说服谁,4谁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这就是屈原和渔父的选择。相

6、遇却不能相合,天意啊!每次读到这一章,都为孔子深深慨叹。他如此奔波劳苦,究竟为了什么呢?弟子理解不了他,同僚理解不了他,君王理解不了他,连那些最智慧的人都不理解他。可是他还要去做。时时牵挂,处处碰壁,可是他还要去做。他的满腹文章,经国大略,都无人倾听、无处诉说,是多么落寞而凄惶。三自读《长沮、桀溺》,思考下列问题:1这是一个子路问津的故事如果分为三个情节,那么每个情节应怎样概括?(明确:可以概括为:一问长沮,被嘲弄;二问桀溺,遭拉拢;三告老师,谁与共。)2长沮让子路去问孔子是嘲弄,如果把他嘲讽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应该怎样表述?(明确:孔子不是知识渊博的大

7、圣人吗,这渡口在哪里,如此小的问题,他怎么能不知道呢?)3桀溺对子路发问,知明知故问还是有疑而问?为什么?(明确:是明知故问,因为开始当子路问长沮时,他什么都应该听到,从他后面“是路孔丘之徒与”的追问中,可以看出他其实还是很关注孔子师生的。)4桀溺最后两个疑问句性质一样吗?他表意的重心在哪一句上?(明确:不一样,前一个是反问句,表达了对当时混乱而且不可逆转的世局的不容置疑的判断,后一个是选择问,表现了他们与孔子的不同和对子路的劝谏,表意的重心应该在这后一句。)5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子路回来告诉老师的情况重点在哪个隐士?(明确:重点在后一个隐士。)6

8、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明确: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