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31196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解决问题三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决问题学习内容:书P8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3、6题。学习目标: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和乘加的含义解答应用题。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学习重点: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预案设计自主学习一、计算并说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4×7=3×4=9×6=5×6=4×8=5×9=2×8=3×7=7×6=5×4=6×8=9×3=二、将口诀补充完整。五六(
2、 ) 七七( ) 二八( ) 七( )六十三 五( )三十五 二( )十六 三( )二十一 七( )四十九 九( )八十一 三、列式计算。1、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3、一件衬衣用9个扣子,6件用多少个扣子?思考:①这里的“6件用多少扣子?”指的是什么?②用什么方法计算?4、二年级(1)班有50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为什么?导案设计一、汇报
3、预案完成情况。二、复习导入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的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只有一个条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给多少人坐。)课件再出示:56个小朋友去看电影,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得下吗?师:我们要比较两种数量,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1、出示第84页例6的情境图,并出示题目: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2、读题后思考下面问题①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能不能一步求出坐不坐得下
4、?②那我们要知道“坐不坐得下”应该知道什么条件?③那么我们第一步要先算出什么?(1)根据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怎样列式?【2+30=32(人)】(2)那第二步算什么?(有多少个座位)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汇报解题方法,并说说解题思路。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沟通联系,深化理解2×7=14(个)4×7=28(个)7×4=28(个)2×7=14(个)28+5=33(个)28+5=3
5、3(个)14+14+5=33(个)2×8=16(个)4×8=32(个)8×4=32(个)2×8=16(个)32+1=33(个)32+1=33(个)16+16+1=33(个)1、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2、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书P84做一做五、总结: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2、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先从问题入手,也可以先从条件入手,做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练案设计过关检测1、
6、练习二十一第1、4、5题。2、练习二十一第3、6题。3、练习二十一第7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至九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本节课的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具有挑战性,从策略的角度来说,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加数,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或加上所差的部分;等等。设计上,预案中先设计了两道有关乘法的计算复习了乘法口诀,再设计了几道解决问题,有加减混合、一步乘法解决的问题,最后设计了一道够、不够的问题,为本节课
7、做铺垫。本节课我先以“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的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56个小朋友去看电影,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得下吗?”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解决此类型的问题需要知道的信息有哪些,为引出新课做了很好的衔接和铺垫。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先说一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坐得下吗”还需要知道什么,然后着重在解决客车上有多少座位,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座位示意图上先画一画、分一分,再列式计算的活动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呈现多样化的解决策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而使学生明白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同一问题时也会有不同的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预案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