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

ID:38028974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_第1页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_第2页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_第3页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_第4页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2.短文两篇 爱莲说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短文两篇爱莲说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背诵并默写本文。2.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体会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3.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喻,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重、难点:1.领悟作者以“莲”自喻,对高洁品格的追求。2.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朗读法: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预习感知1.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____家,是学术界公认的_____开山鼻祖。周敦颐为官清正廉

2、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著有《______》《通书》等。2.了解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____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3.给加点字注音蕃 (      )  淤泥(      )    洗濯(      )    清涟(      )  亵玩(      )   噫 (      )4.解释加点字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二.理解探究1.朗读课文,标出下列

3、句子的朗读停顿(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古今异义词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2)一词多义之    清(3)词类活用,解释加点的字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精读课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评价(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推敲其表现了莲花哪些方面的品质。(2)文章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3)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作者对莲的描写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理解他在文末的感叹?三.拓展延伸孟

4、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四.达标测评1.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译文:(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2.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公

5、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二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爱莲说》参考答案一.1.哲学 理学派 《太极图说》  2.议论   3.略4.多;只,仅仅;污秽;美丽而不端庄;立;玩弄;少;应当二.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1)植 古:立 今:种植(2)之: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6、,无实意清:清澈;清香(3)蔓:名词作动词,长藤蔓;枝:名词作动词,长枝节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3.(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牡丹:趋炎附势、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菊:淡泊名利、消极避世的隐士;莲: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贤能之士。(3)用菊花下面衬托莲,用牡丹反面衬托莲,都是为了突出莲花君子的高尚节操。(4)赞莲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作者叹知音难觅以及世风不正的感慨。三.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同意第一种观点,环境优劣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影响人,塑造人。示例2:一个人只要保持正直的品德和

7、坚定的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不能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四.1.略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4.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5.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颐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