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99991
大小:14.8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4-30
《凸显语文要素 明晰知识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册课文第一单元,在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把“读好课文”作为学习的重点,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如第1课《秋天》(图片)在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字的三种读音,于是就有针对性地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将“读好课文”的重点放在根据语境读准“一”字的变调。让教师明确这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进入后面的课文学习,朗读要求逐步提高,从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到“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再到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将第一册“读好课文”的要求细化为四个要点:注意读准“一”的变调;能整篇
2、读准字音;注意标点的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清晰,循序渐进。进入一年级下册后,“读好课文”的训练在上册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重在指导读好句子。如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第10课《端午节》和第11课《彩虹》两课都提出“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第二层次,重在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安排在最后三个单元,每单元选择一篇,第14课《要下雨了》、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第19课《棉花姑娘》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最后一篇《小壁虎借尾巴》安排了分角色演一演。这样,各个单元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使教师的教学任务清晰,有章可循,操作性强。(二)教学策略1.从模仿感受中学朗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在长句子中间的停顿机械地画上斜线,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只会看到斜线机械地停一下,还是不明白长句子中间的停顿与逗号、句号的停顿的区别,读不出那种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再比如,对学生说问句语气要往上扬,画个上扬符号。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该
4、怎么读才是语调往上扬,才是问句语气。因此,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指导主要靠具体的感受,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模仿;也可以采用请区别较大的两位学生来读,学生虽然说不清原因,但在具体的对比中还是能感受到哪一位读得更好,然后去模仿着读。2.“读好‘一’字的不同读音”教学例举就拿第一课朗读训练来说,该如何展开教学?我认为在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一”字变调训练,可以分这么几个步骤: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语境中初步感知不同的读音。第二步,将带有“一”字的词语分类出示,教师范读、
5、领读。第三步,引导学生发现三类词语中“一”字读音的不同,教师借助词语指点变调规律。只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为什么读音不同了就行,而“一”字的三种变调规律不是靠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掌握的。第四步,熟读词语、句子,在语境中读准不同读音。第五步,找找学过的课文中带“一”字的词句,互相拓展练读。第六步学到《大小多少》,再进行一次“一”字不同读音的集中训练,这次教师可以做好词语卡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来分类认读,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掌握巩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