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98145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如何上好一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上好一节“形散神聚”的散文课——堂公开课《月迹》的打造过程及思考 2008年,武昌区教研室组织了一系列校长及班主任培训研讨活动,我所在的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八年级语文教研组很荣幸地被选为区级集体备课及公开课展示单位,选定的题目是这一年的语文教科书中贾平凹所写的《月迹》。为此,我们每一个老师都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备课,准备在区级集体备课及公开课中好好表现。在第一次组内集体备课中,所有老师都积极发言,发现这一课内容比较散,属于比较典型的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学生又如何明白这个特点呢?有老师提出:首先要高屋建瓴地概括文本内
2、容。这一点大家都同意。但是马上又老师提出,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概括。我现场拿出我的法宝:记叙类的文字我都可以尝试用“谁?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发问,三个问题的答案组合成一句话,便是概括了。要解决“形散”问题,那么任何分析都离不开文本,首先应将月儿的痕迹、转换的地点在文中勾画出来,跟随作者的眼睛一起去寻找月亮的踪迹,这就是题目《月迹》的含义之一了。那么文章的整体文脉必须清晰地掌握。有的老师将文章按照月亮“在镜中、在院里、在杯中、在河边、在我们眼中和心中”划为五部分,我却直接划为两部分。我觉得文章分五个部分似乎太琐碎了。如果我是
3、学生,能不能这样预设一下:按月亮踪迹的虚实分成两部分行不行?具体说,就是从第1段到第30段所写的“月”(在镜中、在院里、在杯中、在河边等)都是实际所见的,而从第31段一直到篇末,“月”已虚化(在我们眼中和心中),这已经带有作者想表达的主旨意味了,所以如果当学生提出把文章分成两块也是合适的吧!在一番充分讨论之余,我们发现:我刚说的分成两部分,与林老师说的还是统一为五部分也不冲突,因为我所说的前一大块还是可以按地点的转换分成四个层次的,这不还是统一了标准吗?也有另外的老师提出:勾画文本容易,理解主题难。关键是“神聚”,如何把握
4、?换句话说,作者写月的踪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就要品读关键句。文中的几个人物中谁的分量很重?谁的语言是关键句?显然奶奶的出场很关键。她的语言很有分量。又有老师提出奶奶这个人物是否有点失真、有点假?讨论之余,大家觉得:首先,奶奶这个人物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她的每一次出现都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她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虽然因为这篇文章是贾平凹发表于80年代初,是他的早期作品,多少有点雕琢痕迹,但是奶奶这个人物还是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生活中的奶奶啊爷爷啊老一辈人尽管是农村人,还是有可能说出富含哲理的话的,平时好多谚语格言
5、,不都是老人在代代相传吗?如果把奶奶这个人物换成只比“我”大一点的哥哥或姐姐,那才真有点失真了!紧接着老师们讨论了教学目标的设立:知识目标:梳理文脉,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能力目标:欣赏、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学习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领会“托物言志”的用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纯真美好的情感,树立追求理想的精神。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又是散文。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领会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尤其是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本年级学生不够活跃,尤其是在公开课时更为腼
6、腆,所以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有一定困难。可以将朗读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交错运用。在这一次集体备课后,江老师先在一个相对较差的班级中上了一堂课。先导入,再用一句话概括文本内容,学生不知如何概括,老师现场教他们方法,三个问题“谁、何时何地、做何事”的答案组合成一句话,便是概括了。接着正如集体备课中所预料的那样,在月亮的踪迹转换上学生花了些时间,在分析文脉上也产生了意料中的分歧,但都很顺利地解决了。只是在欣赏、品读文中优美语句时,学生只能读,不会品,心中模糊知道,却不知用什么语言组织出分析的语句。学生甲:“老师我喜欢这句话。
7、这句话蛮美!”学生乙:“我喜欢那句话,但是为什么喜欢?我只能说:喜欢是没有理由的!”这样的发言没有任何实效性。语言没有得到品析,那么散文的内涵就没有其生根的支柱。虽然一堂课上,学生在文本中的奶奶的话语中清楚了作者的用意:“月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寻找月亮就是寻找美好、寻找幸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美好理想就无处不在。”但是因为缺乏对学生语言品析的指导,学生对这课的理解显得比较抽象。第二次组内集体备课中,针对江老师课堂上出现的硬伤,我们共同探讨:针对能力相对较弱的班级而言,“学习散文的形散神聚”
8、这个目标太宏观了。这样的表述不够具体。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因班而异。比如江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年级里中等偏下,班级中的学生层次不一,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那么针对这样的班级整体学生的平均水平来说,我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1、把文章的文脉梳理清楚,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学习品味文中优美生动或富含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