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7839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童年时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二、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三、教学难点: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的成长足迹,体味童真童趣。四、教学过程:一、走进三味书屋,体验鲁迅的校园生活 1、快速阅读,感知“三味”。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满意?不满意?①拘束人的礼节:拜鹿——拜孔子,拜先生;②问“怪哉虫”老师不
2、予回答;③读的内容大多不懂。2、研读赏析,读书生活。(1)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2)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3)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写人:客观、带有感情。(4)读书:读书、习字、对课。读的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3、童年
3、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讨论明确: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4、比较阅读:细读下面两则材料,寿镜吾老师正直、爱国、爱生、教书认真;少年鲁迅要强上进,惜时如金。而原文中的寿镜吾老师的形象并不怎么美,甚至有些严厉、古板。“我”的少年求学生活也不怎么勤奋,甚至有点贪玩,作者为什么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暴露缺点?链接材料一:关于寿镜吾先生关于寿镜吾先生:浙江绍兴覆盆桥人,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
4、敬的意思。寿老先生年轻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极为不满,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深恶痛绝。他20岁考取秀才后再没去参加乡试,一直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60年。寿老先生热爱学生,也严格要求学生。放学时,必定亲自送学生到大门口,看到学生过了石桥,他才放心。有的学生三天不来读书,他就拄着拐杖上门访问。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早上教的课,当天傍晚必须背出。写字强调注意姿势,翻书前要检查手指是否干净。寿老先生非常喜爱鲁迅,说他脑筋“活络”、“懂事”。有一次寿老先生出了一个对子叫“陷兽入阱中”,许多学生苦苦思索都对不好,鲁迅对了个“放牛归林野”,寿老先生非常高兴,
5、称赞“樟寿(鲁迅小时名)聪明。”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链接材料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鲁迅的爸爸得了重病,鲁迅就拿家里的东西去当铺把东西当一点钱,然后去药店给父亲抓药。有一天,鲁迅去上学,可是他迟到了,他教书的先生给他说,以后上学要来早。鲁迅默默地回到了那张旧桌子上,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写作导引:独特的人生经历,别样的人生体验。百草园的生活令人留恋,但三味书屋的生活为“我”翻开了另外的境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略显单调了些,但两个地点,都承载了“我”年少时的岁月,年少时的快乐,都记录
6、着令“我”难以忘怀的独特的人生经历。(1)别样的老师:先生和蔼可亲,“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先生行为方正,质朴,且又“博学”;先生慈祥开明,他会和蔼地向孩子们答礼。对贪玩的孩子,只不过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他有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先生酷爱读书。当他醉心于古书,读到得意之处,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似乎不大欢迎学生问及课本以外的知识。当“我”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他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戒尺”、“怪哉虫”、“拗过去”的朗读姿态,都是孩子
7、眼里最充满乐趣的。(2)别样的校园生活:难忘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自寻的乐趣:爬上花坛去折腊梅;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可以说,玩得不高雅,但玩得又多么富有创意与情趣啊。(3)难忘师生读书的场面:大家扯开喉咙,读得人声鼎沸,场面实在壮观,更可爱的是孩子们根本读不懂古书的意思。现在想来,真是有趣。(4)难忘在课堂上做游戏,画画儿的情景:其实难忘的不正是儿时的调皮,天真,无拘无束的天性吗?二、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
8、、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