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

ID:37963442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4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_第1页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_第2页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_第3页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_第4页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_第5页
资源描述:

《1.师爱,触动孩子心灵的“钥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爱,触动学生心灵的“钥匙”【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要改变引导一名同学,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是不够的,还得靠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无瑕的爱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这样你才能打开他的心扉,倾听他的心曲,并及时地给他点拔、引导,慢慢地托起他走向成功的彼岸。【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灵信任爱心、尊重健康成长“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

2、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原以为教师的任务只是简简单单的教好书,而如何让学生从心底去接受自己的教育,我却没有太多的经验心得。平凡又充实的教育生涯,让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身意义是触动学生的心灵,也只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以下就谈谈我的四个观点: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架起心灵的桥梁魏书生老师说“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了教育。”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师生心灵上的距离。这首先就需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

3、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我有位学生叫陈涛,自恃成绩较好,就有些傲气,平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跟他谈过许多次,都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下方法,在一次考试后给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聪明,有抱负,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多才多艺的你,一来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很欣赏你,但是如果你能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克服学习、纪律等上的一些小毛病,稍微注意一下,你肯定会更加出色,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加油吧,小伙子!"结果,令我吃惊的是,从此以后他在课堂表现很积极,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到了很大的

4、进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信任之爱,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俗话

5、说:十指伸出有长短。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优秀的学生,也有慢生,热爱优秀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要教师去热爱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差的学生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他们经常和教师“作对”,又拖班级的“后腿”。有些教师还认为个别慢生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弃之不理。这样就像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久之将会酿成痛疾。慢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怀、理解和帮助,将会更为落后。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慢生同样具有上进心,他们渴望进步,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取得好成绩。老师应该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对学生自始自终都应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

6、以恒。所以我们更要善于运用“师爱”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争取他们的信任。如我的一位学生小康,是全校出了名的“顽童”,他无心向学,极尽恶作剧之能事,很多教师都怕他。但我没有嫌弃他,从思想方面入手,多次和他谈话,在学习上重点辅导他,在行动上也不乏严格要求他,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他,对他反复出现的错误给予指正。正好有一次,班长来汇报说小康没完成作业,但他却说自己有完成作业,只是忘记带来,放在家里。我就对小康说:“老师相信你,你下午能带来吗?”他非常肯定地说:“能。”下午他准时把作业本交到我手上,并对我说:“老师,谢谢您。”我说:“谢什么?”他说:“信任。”我就趁机再次对他讲了

7、课堂上随便讲话的坏处。这时,他诚恳地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不等我说话,他又急着说:“不信我们就拉钩。”我笑着说:“我相信。”过后,他上课有时控制不住时,我会看着他,伸出小手指,他马上就明白了。慢慢地,小康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耐心的教育,小康进步了。由此看出,再差的学生,也一定要给予他们同等的信任和关爱,让他们体验小进步所带来的喜悦,而且也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瞬间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三、用爱心,让学生在尊重的天空中成长。 教育是充满情感的,真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