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62388
大小:1.4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4
《产品色彩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品色彩设计人观察物体时,最初20秒,色彩影响占80%,形态占20%,2分钟后,色彩占60%,形态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形态美】视觉心理学所关注的就是使视觉元素合理定位、合理走向、合理分布,使版面有明确的视觉焦点、清晰的视觉脉络及合理的空间分布,形成一个有秩序的充满美感的形态。色彩感色彩感主要包括轻重感、动静感、距离感、体量感、冷暖感,红、橙、黄属于暖色,蓝色为冷色,绿色和紫色为中性色。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冷暖倾向主要由色相差别决定。高明度色含光量多,显得膨胀、前进。暖色,明色,纯色——膨胀色,前进色;冷色,暗色,浊色——收缩色,后退色。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因素是明度:高明度-轻低明度
2、-重;其次是纯度:高纯度-轻低纯度-重;再次是色相:暖色-轻冷色-重。色彩的动静感指色彩引起兴奋或安静的反应所产生的感受,暖色和高纯度的色彩对观察者产生强烈的刺激,冷色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会使人产生静默的倾向。色彩的距离感暖色、高明度色、高纯度色有拉近距离的感觉,冷色、低明度色有距离边远的感觉。色彩的软硬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软色——高明度低纯度;中间——高明度高纯度,低明度低纯度;硬色——低明度高纯度的色、黑、白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与色相冷暖的关系最大,其次是纯度兴奋色——暖色,高纯度色沉静色——冷色,低纯度色色彩的华丽感与朴素感取决于纯度和明度鲜艳华美——高纯度;质朴柔和——低纯度
3、。明度高的色比明度低的色华丽。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取决于明度与纯度明快、活泼色——明亮鲜艳的色消沉、忧郁色——深沉灰浊的色女性:明色;男性:纯色或深暗色;女性对色彩的判断感受高于男性,针对女性的设计对色彩的设计需要谨慎。产品形态色彩设计主色调的选择产品色彩设计主要包括主色调和辅助色,首先选择主色调,是设计的总倾向,总效果。任何色彩设计方案均有主色调和辅助色。主色调以一到两种颜色为佳,确定后,其它辅助色与主色调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色调。重点部位的色彩设计主色调确定后,为了强调某一部位而进行重点配置,重点施色常用于操作部位,引人注明的运动部位和商标等。产品形态色彩设计的功能以形态结合色彩对功能进
4、行暗示以色彩制约和诱导行为以色彩象征功能产品形态色彩设计的原则产品形态色彩应符合产品形象及企业整体形象的色彩引用。所选用的色彩不仅应用于单位产品,还要适用于纵横系列的产品。产品形态色彩设计方法【强化】加强产品形态的色彩效果,达到加强对产品局部形态的感受,表达产品的设计概念。【丰富】用色彩来丰富单一的产品形态,改善产品的整体效果。【归纳】用色彩归纳、整理合概括形态,使形态感觉单纯,统一。【对比】通过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等手段,可以烘托、陪衬喝加强主体形象。【划分】用色彩的不同对产品的局部和整体进行合理划分,以减轻形态的笨重和单调感,增加视觉分辨率。【一般色彩均衡的设计方法如下】
5、高纯度色和暖色在面积比例上要小于低纯度色和冷色,易取得均衡;高明度色彩在上方,低明度色彩在下方,易取得均衡。一般搭配法则如下:上轻下重上软下硬、上浅下深、上小下大、上虚下实、上分散下整体、上部醒目下部沉稳等。产品配色基础配色的色调主色调,其余颜色围绕配置,选定2~3色为佳。一般上明下暗、上轻下重,或中部用与主色调明度相差较大对比色。配色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配色的和谐,有时需借助降低色彩的纯度、明度或减少色相对比,使视觉生理和心理达到平衡。配色的视认性与诱目性色彩的视认性是指在底色上图形色彩的可辨认程度。以明度差对视认性影响最大。配色的视认性,对产品使用操作的效率影响很大。色彩易引起视觉注意,称为诱
6、目性高。视认性高的颜色不一定诱目性高。有彩色比无彩色诱目性高,纯度高的暖色比纯度低的冷色诱目性高。明度高的色比明度低的色诱目性高。产品配色技法单色配色色相配色【同类色】改变明度和纯度来配色:单纯、柔和、高雅、和谐,一般用于科技感强的产品设计。【邻近色】和谐、浪漫、雅致、明快,一般用于时尚产品设计。【对比色】对比强,要有主次之分。一般用于儿童产品设计。【互补色】对比刺激,主要色与重点色。一般用于专业工具设计。明度配色、纯色配色、多色配色、半透明色配色、修整配色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其中无意识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视觉感官感知的对象往往是主管愿望寻找的对象,即视觉感官具有动机性
7、.这即意味着在有目的的行为中,视觉感官往往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寻找与他行为目的有关的信息.通过设计使使用者能够感知到人机界面为他”提供行动条件”。即设计应当使用户变成主动者,使机器变成随动者。一个行为过程包括动机、计划、实施、评价;一个行为过程包含的心理因素:知觉、认知、动作、情绪、意志、能力、习惯。人的行动特征机器行为特征人的行动包括意图、计划、实施、评价阶段。每一步都靠人大脑思考。机械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