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

ID:3795152

大小:620.51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7-11-24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_第1页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_第2页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_第3页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_第4页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肖钢生产计划与调度控制核心话题: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课程重点第一、生产管理的角色定位第二、生产计划编制技巧第三、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技巧第四、生产调度控制技巧及职责执行第五、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分析前沿大象与老鼠谁生命力强?(适者生存)企业不同工作方法的差异的问题出货目标急于求成,阻力重重。规划完善,水到渠成。关键词:未雨绸缪,事半功倍!生产系统困惑的问题1、生产决策不讲程序,仅仅靠领导个人拍脑袋;2、部门、车间之间不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小团体利益损害整体利益;3、信息不对流,信息失真;4、过程控制无力,问题追溯性差;5、处理问题的程序没有规范,随意性强,不好固化;企业困惑的问

2、题6、管理的方法简单、靠经验和感觉;7、管理人员处理技术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没有传递下属的意识、没有留下改进措施;8、问题经常重复出现,没有办法解决;9、对解决后的问题没有总结、没有延续性缺少一套方法的传递;10、缺少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对待问题的态度变态你好,认识你很高兴,从现在开始我彻底变态!(一)问题要解决需要积极态度用“头脑风暴法”发动群众解决问题1.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1)领导同与会者人人平等;(2)明确头脑风暴会议的目的;(3)每人依此发表一条意见、一个观点;(4)可以互相补充各自的观点,但不能评论、更不能批驳别人的观点;(5)当面把每个成员的观点毫无遗漏地记

3、录下来;(6)会议持续到无人发表意见为止(7)将每个人的观点重复一遍。例:,想到2.整理阶段将每个人的观点重述一遍,以使每个成员都知道每个观点的内容,去掉重复的、无关的观点;对各种见解进行评价、论证。最后集思广益,按问题进行归纳。简言之,要遵守以下原则:(1)禁止批评:对别人的发言内容不批评、不反对。(2)自由奔放:奔放地构思、自由地发言。(3)多多益善:新构思越多越好。(4)结合改善:和别人的新构思结合起来,求得改善,应附和别人的发言。(二)用积极的方法解决当天的问题人员点到、互相问候,接受指令、明确目标,信息交流、唤起注意,一站四讲、培养作风,及时沟通、开始工作。上班开始要立刻解决的问

4、题?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球星马拉多纳——5连摔、报复法国球星——将要成为民族英雄第一、管理人员对问题的定位信任格局决定境界!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格局亮剑:杀日本鬼子是为更多中国人活着广岛原子弹:保罗92岁——“为尽快结束杀戮”场所现场管理千头万绪,基本要素却只有三个:人、物、场所;现场情

5、况千变万化,归结起来只有“两流”:物流和信息流;作为现场管理者-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必须对这三要素和两流作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来。人物先看现场(一)对有问题的管理人员认识1、有问题好,还是没有问题好?2、是解决问题好,还是上交问题好?3、什么是现场的官僚?(二)解决与员工的贴近问题1、走动管理看通道是否占用、看板、质量、安全等看员工与管理人员的走动率看员工士气2、三现主义现场现象现实(三)解决员工的士气问题1、我们的生产管理人员快乐吗?2、解决承上启下的问题,怎么做?3、你会做上级领导的指令执行者吗?例:宁波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会议不参加、

6、领导方式就是“骂”、背后评判总经理“没用”,结果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团队士气弱化。第二、生产计划编制计划准备进度检查生产控制责任生产计划编制的组织设置问题怎么解决?生产计划概念生产计划又称生产大纲,它是根据销售计划所确定的销售量,在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生产进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1、生产计划的来源谁来沟通?2、生产计划编制的组织岗位怎么设置?3、解决组织需要扁平化的组织设计30二、编制生产计划时容易出现的问题1、编制生产计划容易忽视的问题?2、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表单编制?3、编制计划时对材料准备的到位问题的

7、分析?4、表单系统的关联问题怎么处理?计划来源于销售订单、下达必须有明确的指令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BOM表、采购及外协周期、前期物料安排、产能)2、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草案(评审交期、加工要求)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计划量和发货时间确定)4、审批阶段(签字确认和下达)三、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前,要考虑什么问题?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生产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能力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