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

ID:37835820

大小:43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1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_第1页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_第2页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_第3页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_第4页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一两汉与匈奴的关系1匈奴的社会状况:2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汉初:汉武帝:汉元帝:关系:匈奴攻汉,被迫“和亲”,贸易往来原因:汉国力有限,社会贫困;匈奴强盛史实:前200年白登之围政策:军事打击史实:三次战役原因:国力强盛,兵多粮足,中央集权巩固结果:收回。。匈奴受重创,迁徙漠北关系:匈归附汉,自愿和亲,互市,文化往来原因:匈奴内乱,汉相对强盛史实:A意义:密切汉匈关系,。。四十多年和睦相处;B有利汉匈经济文化交流经济:ABC政治:奴隶制国家3东汉与匈奴的关系关系:原因:结果:南匈奴称臣;二窦北击北匈奴匈奴分裂;北

2、匈奴威胁中原、河西、西域北匈奴政权瓦解,解除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思考:秦始皇与汉武帝对付匈奴的方法有何异同?同:军事打击异:秦始皇:军事打击,修长城,攻防相结合汉武帝: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以攻为主二两汉与西域的关系1张骞通西域目的:概况:意义:联合大月氏,反击匈奴;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前138;前119两次出使1)交通:A“凿空”,打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B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关系的发展2)交流联系:A天山南北与内地连成一体B中原同西域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C促进西域社会进步(丝织品,金属工具,铸铁技术,井渠法)D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3、3)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贡献;使世界几大文明汇合概念:西域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2西域归属中央政权标志: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职能: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意义:A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3班超经营西域背景: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意义:三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概念:关系:A汉武帝:设郡管理;册封B东汉初:重新并入汉朝版图意义:归属中央有效管理,改变各

4、自为政弊端,有利当地社会的进步。四两汉与百越的关系概念:关系:汉武帝设南海九郡思考:结合史实说明两汉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试分析秦汉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方式:①军事打击②和亲③遣使④设机构管理⑤经济文化交流⑥册封特点:①中央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和开发,民族融合加强;②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但民族融合和交流是主流秦汉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政策: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封建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科技领先交通发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灵活多样的民族政策(05全国)根据图4和

5、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答(1)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2)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

6、,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答:(3)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